三百六十四 王者冠禮(1 / 2)

士冠禮是莊重的成人禮儀,其操持過程也是分外講究的。它分為兩大禮程,第一程是預禮,第二程才是正禮。預禮即正式加冠前以禮儀規定的程式做好準備事務,大要環節為:

筮日:以占卜確定冠禮日期。

筮賓:在參禮賓客中占卜確定一人為正賓。

約期:商定冠禮開始的具體時辰。

戒賓:邀請正賓與所有讚冠賓客。

設洗:加冠者禮前沐浴與當日特定的梳洗。

第二程是正禮,即加冠之日的禮儀程式,完整的次序是十項:

陳服器:清晨開始陳設禮器,祭物與相慶服飾。

迎讚者入廟:加冠者家長迎賓客進入家廟。

三加冠:始加布冠,意為冠者具備衣食之能;二加皮冠,皮冠亦稱武冠,意為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加爵冠,爵冠亦稱文冠,意為冠者基本具備知書達理之能;三冠連加的禮意在於激勵冠者由卑而尊不斷進取,是謂“三加彌尊,諭其誌也!”

賓醴冠者:正賓為加冠者賜酒祝賀。

冠者見母:加冠者正式拜見禮儀確定的母親,未必是生母。

賓賜表字:正賓為加冠者賜以本名之外供尋常稱呼的稱謂,這個稱謂叫做“表字”,以與父母所取名相區別。加冠之後“表字”代“名”,隻有父母國君可呼其本名,禮意在於崇敬父母為冠者所取之名。是謂“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賜表字的程式到了春秋時已是少見,戰國以至秦,西漢,世事風雷激蕩,這種一人兩稱的繁瑣程式已經大體消失,或以變通形式取代,人多以本名現世。一直到東漢伊始,士紳貴胄的尊儒禮之風漸盛,本名外取字的古禮重新恢複,一時蔚為風氣。這是後話。

但姬胡與他人不同,他已貴為天子,無論名或字天下都不能直呼,因此這一程式被取消了。

見家人: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禮見所有長幼家人。

見尊長: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拜見鄉老族長或國君。喵喵尒説

醴賓:主家宴請參禮賓客。

送賓歸俎:送走賓客後,從陳設祭物的禮器中取出三牲幹肉,按賓客人數分割成若幹份,這便是“俎肉”。而後派家人將俎肉送到所有賓客家中,其禮意在於使所有的賓客都與加冠者同享上天賜予的恩德。至此,士冠禮方完成。

兩大禮程之外,尚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要在預禮階段熟悉,那便是各個環節的法定禮辭與動作程式。所有參與冠禮者,都必須事先熟悉這些禮辭,熟悉所有與己相關的動作程式,以在輪到自己參禮時言行準確如儀。

冠禮程式如此繁鎖細致,司禮者必須得是精熟禮儀的德行之士,若有差池,非但越矩違禮,更會累及加冠者終生受人譏諷。何況是天子的冠禮呢?

王書榮夷事前並不知曉,旬日之間要預備好諸般禮前事務,便是對熟悉古禮的太廟令也非易事,何況他榮夷一個外來謀士?但是,榮夷卻沒有絲毫難色而坦然奉書。照實說,他原本就是處置諸項繁難事務的罕見大才,遊曆各國,無論宮闈還是朝堂都從沒有出過調度鋪排之失。手下南林社也有一批理事能手,士冠禮盡管繁雜細致且陌生,卻也難不住這班能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