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要學費(上)(1 / 2)

事情結束之後,何雨柱也該履行他說的話,陪著冉秋葉去要學費。

兩人走在東直門大街上,剛才人多,倒不是感覺特別冷,現在猛的一出來,隻感覺寒風刺骨,凍得他渾身忍不住直哆嗦。

“你怎麼了?很冷嗎?”

冉秋葉見何雨柱抖成這個樣子,忍不住問道。

何雨柱抽了抽鼻子道:“還行,多動動就不冷了。我來幫你推車吧,讓我暖和暖和。”

冉秋葉本不想讓何雨柱幫她推車,不過聽他這麼說,不給他推,到顯得她太過小氣。

因此,她從車上拿下挎包,背在身上,將車子讓給何雨柱,走在道路的左側。

冉秋葉背著紅褐色的皮包,邊邊角角的皮已經翹起,顏色顯得也有些老舊。

對於皮包,何雨柱感覺有些奇怪,這個年代,別說皮包,就是塑料袋那都是奇貨可居的好東西。

聽前世的老人講,那時候一個塑料袋足夠讓你成為街上最靚的仔,有時候塑料袋破了,還需要用好看的布料給補上。

在傻柱的記憶裏,婁曉娥同樣有個青色的皮包,這他並不意外,怎麼說她爹也是個大老板,家裏的錢多到花不完,搞個外國貨在正常不過。

但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妹妹和秦淮茹同樣有個皮包,就連許大茂貌似也有個錢夾子。

不知道是不是電視劇出現的漏洞,還是他低估了這個時代的生產力。

不過說來說去,也改不了原身貧窮的家底,家裏除了一雙皮鞋值點錢,壓根沒有值錢的東西。

關鍵是還沒存款,渾身上下就五塊錢,要不是過大年的時候,剛好趕到發工資,那他何雨柱可能一日三餐都要在廠裏解決。

過年廠裏還會多發五塊錢,讓大家買點肉吃,過個好年。

本來的工資三十八塊五加上兩塊錢的組長補助,外加這五塊錢,一共四十五塊五。

在這個時代,四十五塊八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一兩千塊錢。

(感歎祖國的偉大吧,幾十年的功夫,工資翻了倍幾百倍,物質生活也提高了幾十倍。)

這個年代一斤豬肉六毛,麵粉和大米(細糧)一毛六,玉米紅薯(粗糧)一毛。

一切的前提是憑票供應,想買要有票才行。

如今何雨柱的身份,每個月可以領到二十八斤糧票,其中隻有五斤是細糧票,還有半斤豬肉票,三兩油票,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票。

(每人三兩油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大多數家庭都選擇肥肉,這也是我們上一輩吃的肥肉的原因,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可以煉油。

煉完油的肉渣子,還能用來包餃子,做包子,可謂是那個年代難得的美味。)

當然這還是在工人的身份加持下才有的待遇,要是沒有,光憑一個城市戶口,那糧票僅有二十一斤,這說的是成人,一般小孩隻有六斤。

要是沒票怎麼辦?

那就隻能買了,當然明麵上是不允許買賣的,那時候抓的嚴,想要買隻能去鴿子市。(黑市白天的叫法,夜裏叫鬼市。)

粗糧票一斤二毛,細糧票三四毛之間,價格不定,看市場缺不缺,肉票同樣如此,六七毛,價格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