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禦前大太監的爭端(1 / 2)

不過很快他就不用糾結了,因為明若主動來找他了。

出外差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拜見康熙,俗稱述職。

不過,回京述職也不是每一個都像馬奇一樣,進京之後立刻就能覲見康熙的。

像馬奇這樣的,必然是在外放之地做出了政績,在康熙麵前掛了號,由康熙親自下旨召見,這才能越過一眾地牌子排隊的人,直接陛見。

當然了,胤禛隻是個沒開府的皇子,又是欽差。這個是康熙得知他回京,也會第一時間召見他。

所以,他直接就帶著法保和揆敘二人到了乾清宮外,讓守門的太監通報。

彼時,馬奇已經進去了,正在和康熙彙報他在山西這幾年做出的政績,和山西民生的變遷。

守門的太監不敢直接打擾康熙,隻敢在門口衝梁九功擠眉弄眼。

索性作為康熙身邊的首席大太監,梁公公素來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快就看了那那個作怪的小太監。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覷了一眼康熙,見康熙正專心與馬奇探討政務,並沒有要茶要水的意思,這才躡手躡腳地挪到門口。

“你這小兔崽子,做什麼遮眉遮眼的?”

“梁爺爺。”那小太監點頭哈腰地衝他陪笑,見他隻是板著臉,眼中並沒有多少怒意,小太監才暗暗鬆了口氣,低聲稟報道,“奴才原是不敢打擾公公當差的,隻是四貝子在外求見,奴在想著還是先跟公公說一聲,讓公主心裏有個數。”

梁九功意味深長地撇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說:“行了,咱家知道了。你先帶四貝子到偏殿奉茶,萬歲爺那裏,咱家會找機會稟報的。”

見他沒有立刻通報的意思,那小太監有些著急。但梁九功是萬歲爺身邊的第一人,他也不敢催促,隻能訕訕地應了一聲,退下了。

那小太監沒有看見,等他退到門口轉身離去的那一瞬間梁九功的眼神立刻就冷了下來,無聲地啐了一口,低低罵道:“呸!想拿咱家的麵子去給魏珠那老小子做臉,你想得美!”

原來,那小太監是康熙身邊另一個大太監魏珠的同鄉。

因著同鄉的情誼,魏珠平日裏也肯照拂他幾分。這小太監也著意巴結,甚至拜魏珠做幹爹,以便使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

隻是,魏珠在乾清宮的地位雖然比梁九功稍遜一籌,卻也很得康熙的意。滿宮的小太監不知有多少想著巴結他呢,想做他幹兒子的更是不知凡幾。

這小太監自知除了同鄉之宜,自身並沒有多少優勢,就一直留心在意,想著立一點兒什麼功勞,好讓魏珠對他刮目相看。

他既然著意討好魏珠,自然知道魏珠平日裏對四阿哥十分關照。

雖說四阿哥這次是做了欽差回宮,又未曾開府,按照規矩是可以直接到乾清宮覲見的。

但每天被康熙翻了牌子,等在乾清宮外侯見的大臣不知凡幾。

除了有康熙特別交代的,哪一個早進去一會兒,哪一個會被壓後一會兒,都在當天與前伺候的大太監一念之間。

偏偏四阿哥這次是匆忙回宮,事先並沒有遞牌子請見,萬歲爺並不知道他回來了,當然就不會特意下旨宣他覲見。

那小太監也是知道魏珠一向關照四哥,就想著給四阿哥行個方便。如此一來,既能討好魏珠,又能討好四阿哥算是一石二鳥。

哪知道梁九功這老小子眼睛那麼利,隻是見過他往魏珠身邊湊了一回,就把他給記住了。

小太監雖然沒有看見梁九功的眼神變化,卻從梁九功的神態語氣裏察覺到,自己的如意算盤打不成了。

他頗為懊惱地哀歎了一聲,卻遊在下台階之前,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神色,笑眯眯地走到胤禛身邊,恭敬地說:“貝子爺,兩位大人,這會兒萬歲爺正在接見馬奇大人。若不然,您三位先隨奴才到偏殿用茶?”

對此,胤禛雖然有些著急去見皇貴妃,卻不覺得多等一會兒有什麼大不了的。

法保沒心沒肺,在政治上一竅不通。他雖然替胤禛覺得委屈得慌,卻也知道乾清宮不是他能撒野的地方。

唯有揆敘微微蹙了蹙眉,從荷包裏掏出一角銀子塞給那小太監。

“敢問這位公公,今日在萬歲爺麵前伺候的是哪位總管?”

終於遇到個懂行的了!

那小太監暗暗一笑,低聲道:“是梁爺爺。”

做太監的或許是沒了根的緣故,心底大多有一股詭異的自卑,老覺得別人看不上自己,也因此特別容易記仇。

梁九功的老貨明知道自己是魏公公跟前的人,卻還不肯幫他的忙,分明就是不肯賣魏公公麵子。

他若是不還報一二,日後到了魏公公麵前,才是真的半點臉麵也沒有了。

揆敘點了點頭,對那小太監道了聲“多謝”,就小跑追上胤禛。

胤禛五感敏銳,雖然已經走出一段距離了,但揆敘和那小太監的對話他卻聽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