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對了四弟,還有一件事我得告訴你。”敖放突然想起了什麼。
此時的胤禛,還不知道自己即將麵臨怎樣一個落差, 不甚在意地問:“什麼事呀?”
敖放嘿嘿一笑, 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就是那個仙鶴飛舟,我問了我大姐才知道,那飛舟隻有借助海麵上的風力,才能日行萬裏。”
“如果沒有海風助力呢?”胤禛有了非常不好的預感。
“一天也就能走個七八百裏。”敖放看天看地, 就是不敢看他。
胤禛的神色僵住了,好半天才深吸了一口氣, “我知道了,我也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四弟盡管說。”這會兒敖放正心虛呢。
“三哥, 你可一定要記住, 進了京城, 千萬不能暴露自己龍子的身份。”
同樣一句話, 胤禛對敖放千叮嚀萬囑咐,就怕他一個不注意, 說漏了嘴。
要知道,人族的皇子都喜歡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對於龍這種神話生物的感情極其複雜。
不但皇帝對龍的感情複雜,平民百姓對龍的感情更是複雜中偏於警惕排斥。
君不見,多少民間傳說裏, 都把龍作為法力高強度反派來描寫, 而且龍的結局也都不大好。
一方麵,百姓敬畏龍神,覺得他們能行雲布雨, 非常厲害;另一方麵,他們又不覺得龍神會與普通百姓站在同一個立場上,甚至會在傳說故事裏,故意把龍神折騰一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間皇帝愛宣揚自己是真龍天子。
老百姓在傳說故事裏折騰龍神,其實就是變相地在心裏折騰高高在上,掌握了自己的生死命途的皇帝。
古代的老百姓,日子過得好的沒幾個。就算皇帝自己不加賦稅,底下的官員也會以各種明目增加他們都負擔。
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又不是泥捏的菩薩,常年被這麼折騰,心裏怎麼可能沒有怨氣?
這種折騰龍神的傳說之所以會在百姓這麼盛行,而且口耳相傳,一傳就是好多代,不就是老百姓找個借口,發泄一下自己的怨氣嗎?
這一點做皇帝的不一定不知道,但他們也不能真的和平頭百姓計較,或者是不屑於和這些草芥計較。
反正胤禛是不敢想象,如果人間真的出現了一條真龍,平民百姓會有什麼反應,坐在帝位上的康熙又會用什麼方法,來消除這條真龍在民間掀起的影響。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一開始便隱藏好敖放的身份,隻把他當成一條普通的蛇妖……啊不,是一條對胤禛有救命之恩的蛇妖。
“你可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暴露身份!”
走了沒兩步,胤禛就再次忍不住叮囑。
不是他非要囉嗦,實在是敖放這條龍,從內到外都散發這一種不靠譜的氣質,就差在臉上寫明“人傻錢多速來”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記住了,你能不能不要再囉嗦了?”
同樣的一句,話連續聽了幾十遍,就算熬放對胤禛的濾鏡再厚,也受不了這個呀。
更何況,他本來就不是一條有耐心的龍,而是一個被父母兄姐寵壞了的熊孩子。
“四弟,不是我說,才幾年不見,你怎麼就變得和我大姐一樣愛嘮嘮叨叨了?”
一旁的明若直接笑噴,接收到胤禛怨念的眼神,她急忙止住笑意,從中說和,“好了小四,我看三太子是真的記住了,你就不要再一遍一遍叮囑了。聽了這麼多遍,就算三太子不煩,我的耳朵也要起繭子了。”
“就是嘛,還是弟妹明事理。”
得到了旁人的維護,敖放瞬間得意洋洋,尾巴都快翹上天了,心中對明若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漲。
他有一種預感,日後和胤禛在一起,需要向這位弟妹求助的時候還多著呢。
“行。”胤禛也知道自己是關心則亂了,見明若給了台階,他就順著下來了。
勸住了胤禛之後,明若右轉過頭來安撫敖放,“三太子……”
“誒,叫什麼三太子?直接喊三哥。”敖放大手一揮,非常現實地認下了這個弟妹,“我是小四他哥,也就是你哥。往後有用的著哥的地方,盡管說。”
明若微微一笑,從善如流,“好,三哥。”
“誒,這才對嘛。都是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
說這話對時候,敖放心裏想著:咱都是一家人了,日後我若是惹到四弟了,弟妹你可千萬要來救我於水火呀!
閱人無數的明若,隻從他的表情,就能猜出他的心思,心下頓時好笑不已,心裏羨慕敖放的無憂無慮。
按理說,她這輩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該羨慕別人被父母疼愛。
可是,上輩子爹不疼娘不愛的影響不是那麼好消除的,她在權謀裏逼出來的心機城府,除非孟婆湯灌一碗,否則也是消除不掉的。
所以,對於敖放這種,被父母寵出來的天真,她永遠都會覺得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