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三太子的減肥計劃才一開始, 就擱淺了。
胤禛……胤禛表示暫時不想搭理愛吃又不愛動,偏還異想天開, 妄想一動不動從楊玉環變趙飛燕的敖放。
“四弟,四弟,你就再幫我想想辦法嘛!”澳方拽住他的衣袖,說什麼也不讓他走。
“辦法?沒有辦法。”胤禛堅定地掰開了他的手,“我要是有這本事,上輩子就開減肥會館發大財了。”
“四弟~”
“我有正事, 沒空幫你想。”
敖放突然就機靈了,“那你的意思是說,等你正事辦完了, 就有空幫我了?”
說完, 他根本就不等胤禛反應,自顧自地拍板確定, “那好,就等你忙完了正事再幫我想。”
“誒, 你……”
胤禛爾康手, 卻拽不回溜得飛快的小青龍。
“算了, 還是先幹正事。”
接下來的日子,胤禛每天都忙得飛起。
他先前已經從康熙那裏拿到了特權,從兵部和吏部分別調閱了大清現有的堪輿。
清朝的疆域最為廣闊的時候, 一共有二十二個省級行政區。
不過,那都是雍正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之後,才會逐漸出現的盛況。
如今才康熙二十九年,被他穿了的雍正帝才十四歲,火耗歸公、改土歸流這類利國利民的政策,話不知道在哪裏呢。
因而, 如今的大清,擁有的還是入關之後,將前朝的十三布政使司劃分出來的十八個行政省。
所以,他得先把帶過來的高人大致分成十八部分,然後再根據各地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
邊境之地和妖魔易出的地方就多放點法力高深的,和有神秘傳說的少數民族混居的地方,就把精通各種秘術的派過去。
到時候如果能把對方的高人給招安了,那就更好了。
在人事的安排方麵,胤禛不如揆敘擅長,甚至不能全權自作主張。
別忘了,道錄司還有兩個康熙安排過來的副手,滿軍旗的輝發那拉富源,還有漢軍旗的趙嶺。
通過胤禛和揆敘這麼多年堅持不懈的洗腦拉攏,這兩人已經傾向於道錄司了。
可他們畢竟是隸屬於康熙的人手,康熙若是吩咐他們做什麼,他們還真不好明著抗旨。
還好康熙手中沒有擅長處理靈異事件的人才,康熙也知道此事關乎天下安危,並沒有和胤禛唱反調的意思。
他隻是讓這二人在安排人世的時候,提一些中肯的建議而已,也算是給胤禛的完善和補充。
比如說分派給某地的人手,不能一下子全派過去,要分成兩班或三班,在一定時限內輪流到地方值守。
剩餘的人則是留在京城,以備不時之需。
若某地出現了靈異事件,就讓值守的人一邊處理,一邊從特殊渠道給京城傳信。
京城接到消息之後,先觀望一陣,若是值守人員不能敵,再酌情派遣人手,前往支援。
對於這個建議,胤禛隻接受了一半,他不能接受的在於“先觀望,再酌情”。
胤禛認為,京城這邊接到消息之後,應該立刻把原屬於當地的人手全部派過去。
後續若是他們還是不能處理,京城這邊才可以考慮“酌情”二字。
富源遲疑道:“四爺,若是當地隻是出現了小精小怪,原本值守的人就能收拾了,京城這邊再派許多人手過去,豈不是太過大材小用?”
胤禛正色道:“在你看來,道錄司的建立為的是什麼?是為了替朝廷收攏人才,還是為了多提供幾個官位?”
富源一時呐呐,半晌不能言。
其實在他看來,朝廷創建道錄司,就是為了收攏人才,收攏招安哪些桀驁不馴的和尚道士們,讓他們受朝廷管控,為朝廷效力。
可是,他卻有一種直覺:如果自己真的把心裏話說出來了,四爺根本不會顧及皇上的意願,能直接把他從道錄司扔出去。
他雖然沒說,但神情卻已經出賣了他的想法。
胤禛冷笑了一聲,斬釘截鐵地說:“今天我就把話撂這兒,我之所以力主創建道錄司,為的是讓這天下百姓都不再受鬼狐侵擾,讓他們能平平淡淡地安居樂業,不為神佛左右!”
在場之人皆是心神一震,有人依舊迷茫,有人卻仿佛看到了一條雖有阻礙,卻通往光明的道路。
富源就屬於迷茫那一掛的,與他站在一起的趙嶺卻是雙眼晶亮,看向胤禛的眼神就像看著指路的明燈,自己最堅定的信仰。
“四爺,臣明白了。這天下是普通人的天下,即不需要天神賜福,更不需要妖魔降災。”趙嶺有一種撥開雲霧,始見青天的豁然。
隻不過,他心頭還有一些猶疑,卻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猶豫些什麼。
胤禛讚賞地看了他一眼,大聲道:“不錯。上古時期,洪水肆虐,有大禹帶領我等人族治水;十日當空,有大羿張弓落九日;刑天伐天,失卻頭顱便以乳為目,以肚臍為口,雖敗猶榮。
再往近了說,秦時都江堰、鄭國渠;隋時大運河貫穿南北。便是當代,也有治水的能人可以改變河水流向,變災禍為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