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5章 太子下定決心(1 / 2)

等兩人終於沐浴更衣躺在床上, 這一天的折騰,才算是徹底告一段落。

胤禛長長舒了口氣,心有餘悸地說:“幸好這種事情一輩子,就隻有一回。要是再來一回, 非得要了我的老命不可。”

明若側身看他, 似笑非笑地說:“那可不一定,說不定哪天, 兩位娘娘就給你指個格格進來呢。”

“可別。”胤禛連連搖頭, “改明兒我就和兩位娘娘說, 修行之人,忌諱女色,咱倆連孩子都不用急著要了。”

“你不想和我生孩子?”明若麵色微變。

“這倒也不是, 不過……”胤禛有些無語,“咱倆現在雖然有成年人的心理,但從生理上來講,還是兩個小屁孩兒。現在就考慮生孩子,未免早得過頭了。”

“哦,這有事怎麼說?”

於是, 胤禛就生動形象地,給她講了一堂生理衛生課,讓她明白了早婚早育的危害。

“咱倆結婚委實太早了, 二哥和三哥還沒成婚呢。”

原本康熙說的好好的,要在上一屆秀女裏給太子選個嫡福晉,隔上半年就成婚。

但太子福晉是選出來了,對於太子什麼時候成婚,康熙卻開始給禮部施壓,將太子成婚的流程駁回了一遍又一遍。

很顯然, 太子在朝中日漸穩固的勢力,讓康熙覺得忌憚了。所以他不想讓太子過早成婚,而不成婚就不算是個成年人,這算是給太子設置了一個短板。

不過,他倒是順了太子的意,你選了李光地的侄女入侍東宮,直接就是側福晉。

估計等太子福晉進門之後正式冊封了太子妃,這位李側福晉也要晉位側妃了。

太子也沒辦法,隻能繼續做一個大齡未婚青年。

好在這種事情,他上輩子也已經習慣了,對這屆秀女報的希望也不大,倒也沒什麼好失落的。

倒是還在做茶壺的劉邦,撇著嘴將康熙大肆嘲笑了一番,“你爹可真有意思,就好像不娶媳婦兒,就能影響你拉攏朝臣一樣。”

這為漢高祖已經了解到了,清朝的太子比起他們漢朝,在權力上差了可不是一點兩點。

漢朝的太子可是有封地有兵權的,想造反都不用聯絡其他人。

相對來說,胤礽這個太子,在他眼裏,做得也未免太可憐了。

對此太子隻是笑了笑,沒說話。

劉邦讚道:“這個時候,你不說話就對了。反正有人替你罵你爹了,你幹嘛不乖乖做個孝順兒子呢?”

太子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您老人家也少說幾句,待會兒等四弟來了,有你說的時候。”

“誒,到時候我可不說啊。該說的我都告訴你了,你們兄弟倆自己商量。”

劉邦不怕胤礽,卻對生活法力的胤禛十分忌憚,生怕對方一個不高興,就讓自己形魂俱滅。

提起太子的婚事,明若也沉默了。

半晌之後,她才悠悠的說:“太子的婚事,汗阿瑪自有考量,急也沒用。”

在這個年代,隻有結婚才算真正的成年。哪怕太子三十歲了,隻要沒娶正福晉,康熙就完全有理由把他當成小孩子。

太子越是優秀,康熙就越不想給他娶妻。

而今生的太子,比上輩子更加優秀,還是康熙無法打壓的那種優秀,氣度恢宏,行事大氣,朝中官員無論滿漢,都對太子讚不絕口。

關於太子的婚事,明若猜測,康熙一定會拖到不能拖的時候。

下一次選秀的時候,康熙可能會給太子選一個福晉,但卻不會讓太子立刻成婚,至少得給未來太子妃做三年的上崗培訓。

無論本性是多麼活潑的小姑娘,這三年折騰下來,內務府的嬤嬤們也能把人捏成規矩的模板。

到最後,還真不分不清,最慘得究竟是太子,還是被選中的太子妃。

“算了,不說這些令人氣惱的事了,睡。”

=====

他成婚還沒多久,就從太子那裏得到了一個讓他心情很不好的消息。

——康熙暗中截留江南鹽稅。

這件事,康熙上輩子也幹過,最終這些被他截留的鹽稅,用來秘密組建軍隊,在廢太子的時候,起了關鍵作用。

雖然這個時候,康熙肯定還沒有廢太子的心思,但他既然有意識地截留鹽稅,不從國庫那邊走公帳,其目的也不外乎防備日益強壯的太子。

對此,胤禛十分憤怒,太子卻表現得雲淡風輕。

“天子和儲君,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是對立的,隨著儲君勢大,天子心生防備是很正常的,四弟不必氣惱。”

這輩子的太子比起上輩子,至少有一樣強得多。那就是他這輩子在經濟上,不必再授康熙掣肘。

因為胤禛做的生意都會分他兩成利,整個東宮在生活上完全不缺銀子,而且還有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