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章天生一對(2 / 3)

能得朋友祝福,也是一件幸福事。

冬日漸去,草木繁盛。

虞秋每天除了學業,就是在刺繡間繡製作品。

人物肖像是非常難繡。

有夢中經驗,再加上努鑽研,虞秋耗費近半年時間,終於完成今生第一幅人物肖像繡《竹林裏光》。

繡品中小姑娘,背倚陽光,笑得格外燦爛,蓬蓬頭發、皴裂臉頰和嘴唇,大眼睛裏羞怯與感激,每一針每一線都靈動真。

繡品完成,紀錄片攝製組也結束外地拍攝,準備來拍逢秋工作室。

在虞秋指點,逢秋已經不是過去逢秋,她正煥發著新生命。

刺繡手藝沒變,變是符合流內容。

室內裝潢也加亮雅致,陳列架上繡品有清秀婉約,有渾厚大氣,雖針法技巧、構圖光影不能與大師媲美,但也算得上刺繡中上品。

虞秋獲獎那幅作品正掛在顯眼處。

他作品很少,出鏡隻有三件。

《老街》是金獎作品,經過專業審美評定,觀眾會自發蒙上一層濾鏡,而且作品故事一目了,觀眾都能看得懂。

有《貓和狗》,這是一幅雙麵三異繡,不論是貓靈動是狗神氣,都在絕妙針法栩栩如生,完全是大師級作品。

當攝製組看最後一幅時,全都沉默了。

並非震驚於虞秋高超技藝,而是被畫麵裏小女孩感動了。

她背著竹簍,手捧竹筍,逆著光朝他們笑,亮眼睛裏有著超越同齡人沉穩,那是被生活所累痕跡。

可她依舊笑得爛漫,比後陽光要耀眼。

《竹林裏光》看似是描述構圖,實際上表達含義很深刻。

孩子是國家希望。

他們象征著光未來。

但就在現在,依舊有很多孩子無法接受良好育,甚至連溫飽都談不上。

攝製組有年輕人也是貧困家庭出生,有跑遍大江南北,見識過人生百態,對這幅作品都有著非凡共鳴。

他們不禁紅了眼眶。

“繡得真好。”

“是啊,跟油畫似。”

“這頭發怎麼繡出來?太精細了吧!”

拍攝結束,虞秋不免生出幾分完成任務懈怠感,但多是深深責任感與使命感。

有很多很多故事等著他去繡製。

他路很長。

“啾。”微信叫了一聲。

虞秋掏出手機,是陸高媽媽狄音。

早在年前,他就聯係上狄音,請她自設計一款男士對戒。

狄音驚訝之後,欣答應。

她以前就說過要免費虞秋設計對戒,隻是沒想會是男士對戒。

她效率很高,三月份時候就他發了設計稿,虞秋當滿意,敲定這款戒指。

【狄阿姨:小秋,對戒已經寄過去了,別忘了簽收哦。】

【虞秋:謝謝狄姨。貓貓作揖jpg】

他收起手機,想了想,又去花店訂了一束玫瑰,算在沈登生日那天他個驚喜。

生日是五月十九日,跟“我愛你”日差一天。

有三天時間。

花和戒指代表是愛情,不能算生日禮物,他缺個生日禮物。

送什麼好呢?

虞秋晚上吃飯時候在思考這個問題。

“想什麼?”沈登問。

“想你喜歡什麼,”虞秋托腮看他,“在一起這麼久,我好像沒發現你有什麼愛好,又或者說,你愛好就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