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嬋淡淡的聽在心裏,表麵上沒什麼,心裏卻在想。

她的女兒果然像她!

容貌像,心眼兒也多。

朝廷要打仗與後宮有什麼相關,憑什麼要讓她們做表率?

但是,好像又不能不做!

皇上大行之後,自己這些人在養德殿已經是看不見一絲光亮了。

她們之所以還在這裏生活,更多的是要仰仗這位生活。

後宮是她在主事。

而養德殿的人都是靠著自己在生活。

柳嬋看了一眼淑太妃。

這個女人最懂自己的心思。

“太後娘娘明鑒,自打先帝大行之後,養德殿裏的用度一減再減,如今月銀都減少了三分之一,臣妾們日子也艱難”

淑太妃怕什麼,左右就是一個死。

她原本是安國公府的小姐,十六歲進宮就被皇上寵幸了一夜,之後封為淑妃,外人看著風光無限,其實苦得像黃蓮。

日漸靠近柳嬋發現了生存之道,對皇帝倒是沒了奢望,一心在後宮等死了。

若不是怕牽連安國公府,她都想自縊了事。

後宮嬪妃自縊是大不敬之罪。

自縊無非是兩個結果,成功或失敗,死了,不得葬入皇陵還要剝奪封號暴屍荒野,皇帝盛怒之下整個家庭都會受到牽連,男的流放發配邊疆女的終身為奴為仆。

要是運氣不好沒有死成,皇帝也會下令絞殺,家人同樣會受到牽連。

安國公府送她進宮固然可恨,但是也有她自己牽掛的人。

善良軟弱的母親和那個天真活潑的小妹是她想保護的人。

隻要她在宮中一天,勢利的父親就不會為難母親,母親身後就有她來支撐。

明白這一點後,好死不如賴活著。

一直在後宮熬著到今天。

說起來也奇怪,大約是皇帝不經常來後宮,他的後宮嬪妃異常團結。

眾人都以柳氏為尊,她性子刁鑽話多,所以這種時候就由自己來應對了。

“這位是淑太妃,安國公府的小姐。”

若芳在身後輕聲提醒。

白素素心裏感激。

“淑太妃所言極是,前些年連年災害再加上邊境不安戰爭不斷,如今皇帝登基國庫空虛,內憂外患,份例確實也是減少了三分之一,別說淑太妃了,本宮也隻拿了這麼點月銀。”

白素素心裏冷笑。

本尊可是皇帝的親生母親呢,才拿這麼一點點,你們這些養老吃閑飯的還有臉來嫌少。

都不知道是誰造成的空庫國虛,還不是你們的男人昏天昏地作的。

“本宮也知道邊境不寧百姓不安,多少百姓受戰亂影響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百姓流離失所,本宮就想著各位都是吃齋念佛修德行善之人,這倒也是給大家一個表表心意的機會。”

自打兒子登基,這些女人自然就成了過去時,報病的報抄經的多得很。

白素素這一說倒讓她們不敢反駁了。

男人都沒有了,你不是在吃齋念佛是在幹什麼?

還有什麼心思不成?

既然是行善,那就捐點款吧。

“本宮也知道諸位日子艱難,多多少少是一個心意,不管是珠花也好首飾也罷,對外命婦來講倒也是一件難得的珍寶,所以,三日之後的宴席,就各憑心意吧。本宮還得安排其他的,就此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