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貨幣券(1 / 2)

賀掌櫃從來沒有想過賀記東山再起之日。

但是他知道自己抱上了大腿。

他想要的周記完全能夠給他。

白素素看著賀掌櫃的賬冊點了點頭。

“東家,照這樣下去……”

賀掌櫃的意思是還要添工匠才行。

“不用了,這也不過是一波風,待這個熱度過後消費就趨於理性了。”

該買的都買了,誰家也沒種搖錢樹。

消費力提前透支以後就會疲軟了。

“以後就做好售後服務就好,估計也是逢年過節或有嫁娶的時候才會有這麼熱鬧了。”

當然,還有一些是外麵來的人來消費的。

至於對賀掌櫃提出在其他州府開分店的事兒,白素素直接否認了。

她不做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那些州府消費能力是不足的,有錢有權的也就隻有那麼極少數。

而他們更多的人是會到京城來的,來京城消費花了大價錢那也是身份的象征。

賀掌櫃知道自己隻是一個掌櫃,不能左右東家的想法。

不過,東家有這麼一個斂財的銀樓也是讓人眼紅了。

京城貴富人圈,也在猜測著周記背後的東家。

“周姓在京城的大戶也沒兩家。”

一個是太常寺卿一個是按察史,和這兩個周家相親近的人打聽得出來的結果是不是他們的。

所以,這個周記就不知道是哪兒冒出來的。

眾人也大膽猜測了,既然敢打著太後娘娘的招牌,沒準兒就是太後的親戚什麼的。

但是,偏偏關於太後的親戚之類的人和事兒一點兒消息也打聽不出來。

白素素自從認祖歸宗後就改姓了。

白家也被她保護得很好,遠遠的在溫泉山莊養著。

京城有些人甚至想扒開看是不是騙局。

結果沒等他們騰出手來搞,朝廷居然出了一個新的政策:貨幣券!

這是什麼意思?

“聽說貨幣券就像是銀子一樣,有一兩二兩五兩十兩和百兩的,當銀子一樣使,大周境內通存通兌。”

“騙人吧,銀子和一張紙,哪一個錢莊會認?”

是的,統一貨幣政策是白素素下的第二步棋。

第一步是發行國債,第二步就是建立國有的錢莊。

據她所知,大周有四大錢莊,東家分別是何、趙、鄭、吳,這四家雖然沒有人當官,但是在朝廷裏也有不少為他們說話的人物。

白素素將計劃書和兒子商議後就決定幹。

作為掌權者經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很嚴重的問題。

以前別人怎麼搞她沒意見。

但是這次好不容易是她掌權。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正好上次不是發行了國債券嗎,就以這個為借口,將管國債券的人提出來管理錢莊。

也是不容易,明明是學文的卻要沾上銅臭味。

朝廷的下的命令是貨幣券與銀子同等。

事實上這個是在搶人的蛋糕。

都知道銀子有一個火耗的折損。

就是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以前流行下來的政策是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

而征稅時加征的火耗大於實際“火耗”,差額就歸官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