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素帶著若芳和兩個宮女在夜七等人的保護下坐了青氈馬車緩緩的行走。
和朱開元分開走,真正是自在得多。
她又不怕迷路。
七八人一行就如普通人家探親一般並不招人眼。
更不用去和那些官員打招呼。
路過好看的景,停下來歇歇;有好吃的,嚐嚐;有熱鬧也看看。
如此行了大約一個月,行至了黃淮海境內。
“主子,前方情況不好。”
落腳在一個小鎮上,夜七建議不再往前走。
“怎麼講?”
白素素出來就是代替兒子巡視天下。
一路看雖然不是國泰民安,到底也能安居樂業。
辛苦是辛苦了點,百姓也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畢竟接手的是昏君的爛攤子,短時間內肯定是不能做到繁榮昌盛,能有一個穩定的局麵也就是最好的開端了。
這會兒,夜七說前麵情況不好讓她不繞道。
怎麼可能啊。
越是不好,越是需要她去看看是什麼情況。
“屬下發現這個鎮子上人口開始多了起來。”
人口多不好嗎?
人口多說明繁華。
“不是,屬下看大部分是外鄉下,而且當地百姓很是排斥,似乎又不敢得罪他們。”
“問過是什麼情況了嗎?”
大量外地人湧入不敢得罪,那就是惹不起的勢力。
“問過了,說是從海河縣那邊過來的。”
白素素對這裏的地理情況不了解。
據夜七介紹,這一帶是黃淮海境內。
而黃淮海分為黃淮和海河。
“海河那邊連年幹旱欠收成,就有大量的流民往這邊湧來,他們大多是一個家族一起出來,人多勢大,如果輕易得罪的話就會遭到報複。”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背井離鄉爛命一條,所以壓根兒不講理。
“日常生存就是半討半搶,鎮上的居民叫苦不迭。”
“海河那邊很嚴重?”
“是的,聽說連年幹旱,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
兒子即位第三年,就幹旱了三年?
是她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朝廷可有收到折子?”
按理,哪兒有天災人禍,朝廷會第一時間收到折子,請求賑災減免稅收之類的。
“並沒有。”
作為收集情報的好手,夜七對朝堂內外的事也是很了解的。
“那是什麼原因?”
海河那邊居然在隱瞞?
這就很反常了。
反常即有妖。
“你派人去打聽打聽。”
白素素覺得問題可能還很嚴重。
“主子,屬下的意思是暫時不往前走了。”
至少,在事情沒搞清楚之前不能貿然前行。
他不能讓主子涉險。
“好。”
白素素也是惜命的人。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得防患於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就得采取防範措施,發現有危險肯定要離開。
她不能發現有危險還往裏麵鑽。
什麼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這一點肯定是不會出現在自己身上的。
夜七撒出去了自己的好幾個人馬。
白素素在這個小鎮的唯一的客棧裏休息。
這一天中午,白素素等人剛下樓吃飯。
就進來了兩個老人帶著三個小孩子。
每人手上都端著一個粗碗。
“掌櫃的,行行好,給點吃的吧,我們已經兩天兩夜沒吃沒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