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具備,隻欠東風。
第二天,海河縣各地就有消息。
“聽說沒,靜安庵裏有一個慧空師太,是主持的小師叔,遊曆回來了,看咱們受苦說要施粥,還治病救人。”
“真的假的?”
“不管真假,去看看總不會吃虧。”
找野菜都難的日子,閑著也是閑著,就去看看如何。
離靜安庵近的跑得更快。
很快就回去呼朋喚友了。
“是真的,那裏架起了四口大鍋,男的排一排,女的排一排,不過要自己帶碗,不管大小,都給添滿……”
說著還打了一個飽嗝。
“我們離得近可以去吃兩次,真好啊,再也不用挨餓了。”
“說得人家施粥要施一輩子似的。”
“怕什麼,真人不是說了,大難以後必有大福,我就等著福氣來了。”
“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要保命才行。”
“走走走,去靜安庵。”
靜安庵,人員越來越多。
煮的粥都不夠了。
“諸位,不是我們不煮,是沒柴火了,你看看,都燒光了。”
“我們去撿柴。”
有人就大聲道:“我們也不能隻吃不做事啊,撿柴火,走,一起去。”
一聲招呼,年輕一些的就跟著去了。
“等會兒記下他的名字。”
“我們這邊人手不夠,大家都累得手臂都抬不起來了,”
“我們可以,燒火煮飯我們都可以幹。”
於是,又有一群人來幫忙燒火煮飯了。
為首的自稱夫家姓唐,排二老二,大家都叫唐二嫂。
“這慧空師太簡直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我們好久都沒有吃過飽飯了,一年又一年的都快熬不下去了,幸好有你們來了。”
唐二嫂感激不已。
“這幾年都沒種地嗎?”
若芳不動聲色的問。
“沒法種啊,天幹,種下去都沒有收成。”
“那你們靠什麼生活?”
“咳……”
有些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當然,真人的功勞還是要談。
“我們是真人的門下,每人每年領十斤糧,再找點野菜什麼的湊合,隻要不餓死就好。”
真人門下?
若芳聽到了重點。
“怎麼樣才可以加入呢?”
“咳,這事兒,得問問我們當家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當家的說了,要聽真人的話。”
這麼聽真人的話,會不會改天都不來吃粥了。
白素素暗自想著,果然不是簡單邪教組織,還有門下,還發糧。
她是想通過這個辦法讓這些百姓自救。
比如,先得勞動起來。
上山撿柴也好,幫忙煮粥也罷,總不能坐著等吃的。
等時機成熟,就派人修溝築渠,連接隔壁縣的那條小溪,澆灌田土。
地得種起來才行。
馬上就是種小麥的季節,錯過了時節就得荒一季。
對莊戶人家來說,荒一季就是餓肚子。
白素素和朱開元是一明一暗雙管齊下。
他那邊派官員督查,自己這邊對百姓進行動員。
二者結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主子,已經摸清楚了,今天砍柴的叫苟二娃,看他今天還很積極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願意聽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