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素時刻關注著瘟疫的發展。
施藥一周後,回複的情況是有了全麵的好轉。
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這事兒總算壓下去了。
隻是,一個小小的流感都死亡那麼多。
可見,醫療衛生在這裏是多麼的缺乏。
她也知道了馬紫靈帶隊來了這個地方。
想著若是這兒也能收一批孩子學習醫術的話,對未來人民的醫療保健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時間還需要很長。”
白素素一說,朱開元自然就覺得是一個好辦法。
可是,擺在麵前的現實也是很難的。
“是的,這不是一躇而就的事兒,這需要的是時間的堆積,是有人默默的付出,是大家的堅持。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我一定要讓每一個村子裏都有大夫。”
白素素下定決心,要搞好大周的醫療保健措施。
她一向是雷厲風行的人。
既然想做這件事,那就先作一個規劃。
這個時候才會發現,有以前人口的統計,行政村的編製是有多麼的先見之明。
“此番瘟情,又出現了很多孤兒。”
無父無母無家,小小年紀要怎麼生存。
“慈幼院可收養。”
“慈幼院已經人滿為患了。”
原來是一個縣城一個慈幼院,收養的都是一些被棄的女嬰,或者是一些殘疾而被家人拋棄的男嬰。
每一個慈幼院配有一個院長,一個先生,一個粗使婆子,一個廚娘,一個看護。
一般人數都在五十左右。
如今因為大旱和饑餓就已經增加了不少的孤兒,現在再加上瘟疫收了不少人的命,更是數倍的增加。
人員的劇增就讓慈幼院吃不消了。
五個人簡直累癱。
“有了!”
白素素道:“讓人去慈幼院裏挑一批孩子出來學習醫術。”
這樣一可以減少慈幼院的壓力,二來也給那些孩子教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拘男孩女孩,挑選一些膽大心細,聰明伶俐的來培養。”
“好主意!”
朱開元就是很佩服自家娘子的腦子。
這麼一舉二得的事兒她都能想到。
主意好是好。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誰來教導?
在這古代,不管哪一行拜師學藝都是跟師的。
像盛京女子醫學院這麼用課堂講學批量生產大夫的事兒,除了女子醫學院的人能擔任外,其他的還真是不行。
用跟師學藝的方式固然是好,隻是數量太少,完全供應不上。
“盛京女子醫學院不是來了六十多名女大夫嗎,看看她們當中可有願意留下來的嗎?”
朱開元覺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白素素卻覺得不太可能。
畢竟,這些是女子,讓她們孤身一人留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諸多的不便,還有思家之情。
誰都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像她們這樣在盛京有了很好的前程的女子,又何苦在這荒蕪偏遠的地方來受罪呢。
“試一試吧,萬一有呢。”
誰願意留下來,就讓誰去挑選。
西北共有上千個村子,那麼,就需要培養上千名大夫。㊣ωWW.メ伍2⓪メS.С○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