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喜得二皇子,一時高興,大減稅收。
將農民的稅又減了一層。
這一舉動,舉國歡喜。
要知道,上一任皇帝的時候不停的加捐稅,已經將稅收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了。
新帝登基,稅收降至百分之三十。後來又減了一次,是百分之二十。
現在又減一層,就隻有百分之一十了。
老百姓隻要不是懶,哪怕是佃田來種,也不會餓肚子了。
更何況,因為戶籍製度的確立,隻要你願意就可以落戶,分給你田地。
這一次再減,小老百姓歡喜得什麼似的。
倒是戶部大人就覺得很緊張,這國庫的糧草會越來越少啊。
這若是打仗怎麼辦?
所以,還是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是啊是啊,雖然現在是太平盛世,可是要知道敵一直在虎視眈眈,一旦開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到時候大周國庫糧倉空虛,這是要命的事兒!”
“周愛卿,你說國庫空虛,從何談起?”
要知道,他每年都要查看國庫糧草,上報的都是籌備充足。
以前交捐稅的時候還要三催四催,農戶們能拖一天是一天。
自從他減至兩成後,農戶們交稅已經很積極了。喵喵尒説
各地收捐稅完成任務的情緒高漲。
種下的糧,交了國家的餘下的就是自己的。
國家欠著就是欠著,欠著心慌慌。
早一點交給國家,餘下的就是自己的,可以隨便安排。
而且,大周還有一個新規定,家裏的餘糧可以賣給國家,可以拿錢當一次性的交易,也可以拿存糧條。
比如王三家算下來可以存兩擔糧,就挑到糧他去換成存糧條。
如果遇上天災年頭缺糧吃了,可以憑存糧條在糧倉裏去放回自己的存糧。
相當於是官府特意為你保存餘糧的。
一個存糧條可以管兩年,第三年可以直接用來抵捐稅。
一來二去的,大周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有些餘糧了。
老百姓都有,國庫還會空?
皇上自然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的發生。
“皇上,臣隻是打一個比喻。”
皇帝都懶得給他說那麼多了。
反正,這個福利政策是要宣傳下去。
正逢過年了,百姓得以這個消息簡直是舉國歡慶。
哪怕是茶樓酒肆,說到皇上喜得二皇子又減免了捐稅的事兒都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好皇帝,自然是被百姓愛戴的。
說起這些年的日子,大家都覺得很有盼頭。
賣兒賣女的少了,流浪的也漸漸的沒了。
國富民強已經有了初步的模樣。
原本可以過一個安靜祥和的春節。
結果,八百裏加急來報:西域戰事起!
原來今年又是一個寒冬,外敵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所以對西哉這邊發真敢大舉進攻。
不外乎就是想掠奪城池,搶占物資。
現在西域守城的是鄭將軍。
邊塞有士兵十萬,按理是可以抵擋的。
難就難成,這一次對方直接二十萬壓境。
比例懸殊太大。
“皇上,離西域最近的是甘州倉。”
戶部唐大人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因為之前西北發生災難,甘州倉的糧食調了三分之二過去應急,現在隻有在分之一了。”
要命啊!
真正是怕什麼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