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來自明天的郵件(3 / 3)

做完這一切之後,蘇樂看了眼手機,早上8:15。

今天是周末,正常他會是8:30出門,然後走15分鍾的路,路過翠芬包子鋪,買兩個包子和一瓶豆漿,接著是乘坐地鐵到達千通廣場,開始一天的發傳單兼職工作。

想到這裏,蘇樂拿起手機正要撥打電話,不過想了下後還是放下了手機,到衛生間洗漱了一下,三分鍾後就出門下了樓。

六層高的筒子樓是沒有電梯的,蘇樂所居住的地方是一處老舊小區,已經存在了三十多年了,房子是蘇樂父母留下來的。

“這破地方我是再也住不下去了,要住你在這裏住,我就是死也不住了。”

蘇樂走到一樓的時候,聽著一樓房門內傳來的爭吵聲,隨後房門打開。

鐵青著臉的婦女剛要踏出門,看到樓道上的蘇樂,表情一下子僵住。

“那個……楊大哥、楊大嫂,這是又吵架了啊。”

“你嫂子她最近心情有些不好,樂子你這是又出門去發傳單了啊。”

婦女後麵出現一位中年男子,男子朝著蘇樂尷尬的笑了笑,而後把婦女給往回拉回去了一些,順手把門也給關上。

看著關上的房門,蘇樂莞爾,一樓的楊大哥和楊大嫂,幾乎每個禮拜都要吵一次。

吵架的原因蘇樂也知道,楊大嫂這是埋怨楊大哥十年前在小區買房的舉動。

不止是楊大哥,整個小區可是有不少人現在都後悔著呢。

十年前的時候,小區有要拆遷的風聲傳出去,傳的有模有樣,許多人想著賺取拆遷費,便是以高出當時小區許多的房價從舊業主手中買下了房子。

可沒想到的是,這拆遷的風聲吹了幾年了,小區始終沒有拆遷,到了現在小區裏的人已經是不對拆遷報希望了。

沒了拆遷的希望,這個老舊小區自然沒太高的價值,現在的房價也就跟十年前持平,可十年前一碗炒粉才三塊,現在都漲到了八塊。

蘇樂有時候都懷疑,當年拆遷的風聲,是不是小區那些想要賣房子的業主們聯合編造出來的。

出了小區門,蘇樂到了小區對麵的不遠處的公交站台處等候公交車。

“小樂,去商場的公交站在對麵,你走錯站台了。”

公交站台等候公交車的都是小區裏的居民,相互之間都很熟悉,看到蘇樂走到這邊來,一位老婆婆好心提醒。

因為蘇樂連續幾年每周周末都會去千達商場做兼職發傳單,被小區居民碰到好幾次,在整個小區都已經不是秘密了。

蘇樂也不覺得丟人,甚至偶爾會借著兼職的機會給小區的人謀點福利。

一個月前有廣告商印製了一批布袋用來贈送給市民,他直接是拿了一百來個,挨個在小區門口發。

就現在,眼前這位李奶奶,手上提著的準備去買菜的布袋,就是他當初發的,上麵清晰的印著廣告商的廣告語。

治療男性疾病,到曙光醫院。

曙光醫院,去過的男人都說好。

“李奶奶,我今天有點其他事情。”

蘇樂找了個理由解釋了一句,為了不讓自己遭遇危險,他選擇了繞路前往商場。

和李奶奶還有小區裏的其他居民有一茬沒一茬的聊著,蘇樂目光則是一直注意著道路拐角。

幾分鍾後,當看到公交車出現在道路拐角,他趁著等車的人注意力都被駛來的公交車吸引的時候,默默退了幾步,退到了站台廣告牌的後麵,把手機的SIM卡給拔下,然後撥打了個電話號碼出去。

“平安署嗎?我要報警,在濱江路的翠芬包子鋪有人持刀行凶。”

PS:我回來了,新書起航,一個全新的不會再被屏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