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漕河之上(上)(2 / 2)

然而,青州的奇門之術卻罕有修大成者,不像柳州曾有無量城一城的可論品階的術士,最常見的也隻有會使神行之術的方士。

如果被阿沁知道這些人的存在,她肯定會不屑地說一句:

“不就是跑的快點嘛。”

蘇平玉仍是一笑,好像他生來就是一張可掬的笑臉,讓人不自覺地對他毫無防備。

楚回也見過一直滿臉掛笑的人,就像那被武帝派往寧州的督政司的督主景元,也是總以滿麵春風迎人,可那張笑臉下麵,卻暗藏著虛情假意,更或有陰謀詭計,與蘇平玉相比,簡直如雲泥之別。

此時,一品舟的管帶快步而來,在蘇平玉身邊停下,畢恭畢敬道:

“二公子,已經出了長慶州,到南宣州境內了。”

楚回見管帶的樣子,心裏又有些驚訝,這官船管帶大小也是個官,蘇平玉再怎麼有錢也不過就是個商人,何以見了他要如此禮敬?就連稱呼也是“二公子”,好像他是蘇家的家仆一般,看來平日裏定然也收了蘇家不少的好處。

蘇平玉朝那管帶微微點了點頭,道:

“何管帶,不愧是一品舟啊,一夜之間走了這麼遠。”

那何管帶諂媚之色中露出一絲得意,說道:

“那是自然,一品舟在漕河之上暢行無阻,過路船隻見到一品帆都需避讓,還享有過閘優先,此行又無重貨壓船,乘風順流南下,不出十日就可抵達鄢都。”

楚回和蘇平玉聽了都向船頭望去,隻見繁忙的漕河上,隻有一品舟行於河水中央,兩邊貨船都自覺地讓出一條河道。

蘇平玉又道:

“蘇某此次也是第一次坐這一品舟,漕路也沒有走過全程,今日得見漕運之興盛,大開眼界啊。何管帶,想你這條漕河必然走過不知要多少趟,也給我們介紹介紹這條貫通大昊南北的大運河吧。”

隨後,蘇平玉又轉向楚回,問道:

“長路漫漫,不知楚兄可有此雅興?”

楚回見蘇平玉對他的稱呼在三兩句裏就從“閣下”、“楚公子”變成了“楚兄”,好像他的確是個善於結交的儒商,但未免有些太自來熟了,他們到底也才見過兩麵啊。

其實楚回對這條漕河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見蘇平玉興致盎然的樣子,為免失禮,隻好說道:

“願聞其詳。”

何管帶立刻整了整衣襟,做出一副學究模樣,緩步走到船頭上的一處平台上,說道:

“不瞞二公子和這位……”

“楚公子。”蘇平玉提醒道,饒有興致地看著何管帶,等他開始口若懸河的講解。

何管帶行了一禮,清了清嗓子,繼續說了下去:

“不瞞二公子和楚公子,何某自先帝起就在這條漕河上任職,先後做過旗官、閘官、漕官,如今蒙受聖恩,又做了這專供皇家的一品舟的管帶,要說對這段漕河的了解,嗬嗬,我何某敢認第二的話,想必沒人敢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