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節 生無所憾(2)(1 / 3)

“父王,唐公子有沒有說什麼?軍中隻剩下十五日的糧草了。”見唐文清走了,呂廷柏過來問。

這次中原國在鷹嘴嶺上囤了四十萬大軍,是中原國兵力的總和,按照呂廷柏的計算他們準備的糧草可吃半年。

可自打上了鷹嘴嶺後,在唐文清的安排下,軍士們每日艱苦訓練,閑暇時間就製造箭支,比作戰時還要忙和累,唐文清就下令給他們吃得好喝得好,可以說中原國的將士們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從來沒吃得這麼好這麼充足過,各項軍事技能那叫一個突飛猛進地增長啊!

另外,唐文清還在每處進山的道路上,都設置了精妙的陣法,別看青國鬧騰得凶,實際上他們在中原國這裏吃了很大的虧,時至今日,中原國和青國的傷亡人數比率已達到了一比五十,創造了整塊大陸上的奇跡。

和青國一而再的派兵相比,中原國的減員微乎其微,這本來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如果他們的糧草夠吃的話。

兩種因素相加,中原國的糧草消耗和呂廷柏當初的計算差距就大了,造成了現在這種讓人喜憂參半的情況。

“不要問我,去問唐公子,怎麼你們就是記不住呢?”中原王很是不悅。

呂廷柏告了聲罪後又去找唐文清,從唐文清那裏得到了兩個字的答複:“照舊”。

時間一閃即逝,如果不去想糧草的問題,可以說從中原王到兵卒,在鷹嘴嶺上的這段時日,對他們來說是段十分愉快的時光,他們過著忙碌而充實的日子,打了空前的大勝仗,雖然經常作戰,卻隻有一批批的獎賞,沒有傷亡之憂……

十日後,鷹嘴嶺頂峰響起了一陣喧嘩之聲,五位身手高妙的黑衣人,從懸崖處直接衝上了峰頂。

唐文清及時製止了驚懼的中原兵士,“且慢。”

五個黑衣人已跪倒在唐文清身前,當先一人開口道,“主上,奉大小姐之命,特來送上禮品。”正是地利。

唐文清心情激蕩,目光晶瑩,“辛苦你們了,門人可有傷亡?”

“天時長老部署得當,連大小姐都說算無遺漏,四大長老及五千高階門人一同動手,又得尋國商會暗中相助,我們隻有傷沒有亡,現已據守青國王城,靜等門主吩咐。”地利原原本本地稟報著,解開了後背上背的木匣子,放到了地上。

唐文清含笑點頭,中原國眾人已聽傻了。

“你們定是晝夜兼程,這次回到宗門後,我會論功行賞的。”唐文清笑道,他離開尋國之時,已抱定了一人遠去的想法,可當他丟了半碗粥後,就明白了,他的心兒沒變,一切都沒變,那一刻,唐文清無法形容他失而複得的喜悅,所以此時的他又開始行使門主的權力。

“主上,屬下不敢欺瞞,我等日夜兼程,實在是怕無緣觀戰,不敢因此受賞。”地利老老實實地說。

“哈哈哈……”唐文清仰天大笑,“好,你等自去歇息,大戰結束之前,都可不必當值了。”

等到這五個人都下去了,中原王才走上前來,帶著難抑的激動顫聲問,“不知夜大小姐送來的是何禮品啊?”

唐文清笑著反問,“你們不是已經知道了嗎?”

五個匣子被打開,包括定平王的生母青國太後,以及定平王的四個兒子,兩個孫子,兩個孫女,十顆人頭整整齊齊地排列其中,可以說呂氏一族中,定平王的這一支徹底地斷子絕孫了。

唐文清轉身離開,讓呂氏子弟自由地發泄著情緒。

中原王大哭大笑,幾度暈厥。

一個時辰後,中原王在鷹嘴嶺山頂將王位傳給了唐文清,唐文清仍定王號為中原王,國家也還是叫中原國,隻不過,一個月後唐文清登基時,新中原國的領土範圍已包括了原來的中原國、青國、尋國、潛龍城和博野郡,麵積一躍成為整塊大陸上最大的。

此次事件被後世史書稱之為“山頂稱王”。

呂氏一族在以後的百年幾代均效忠於唐氏王族,成為唐氏一族的有力助力。

當日傍晚,有探馬來報,發現天佑軍隊,在得知帥旗上繡的是卓薇花時,唐文清雖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難抑滿心的激動。

“王上,王上……”呂廷柏連喊了幾聲才讓唐文清回神,聽說尋國境內的鷹嘴嶺山腳下出現了大量尋國軍隊時,唐文清連連擺手,“不用管他們。”

到了鷹嘴嶺後,中原國的軍隊就和外界失去了聯係,斥候隻在周圍打探,從來沒試圖突破過青國的包圍,不過,沒人覺得唐文清是坐以待斃,隻因他有天下無敵的夜問心,亦敵亦友的念心王。

月清溪這麼多年來對尋國極其所屬可不是白調|教的,月清溪全力幫助唐文清的指令下達後,尋國立刻行動起來,他們的優勢是,鷹嘴嶺有一半兒在尋國境內,路很近。

劣勢是尋國人和唐文清聯係不上,正在發愁的時候,天佑出兵了,更令尋國人激動的是另外一條消息:聖女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