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今日一戰,卓薇花盛開圖案的帥旗和戰袍,成了夜問心獨有的標誌,盡管她親自出戰的次數很少,可未嚐一敗的戰績,依然讓“夜帥”的威名成為整塊大陸上的神話,自此後,再無人膽敢小看女子。
穆子楚還是站在他那標誌性的木樓上,而且這木樓因準備時間充分,還擴大了不少,要知道,他的步卒和押運糧草的民壯們,可是提前一個月就出發的,一直在博野郡和中原國交界處等著。
穆子楚今日穿了身很是不倫不類的衣裳,豔紅的顏色,繡了金絲龍紋圖案,當中是金色的腰帶,上麵鑲嵌了不知多少的珠玉和寶石,在陽光下閃成一片。本來上衣下褲的緊身勁裝,穆子楚偏偏讓人弄出來兩條寬得不像話的袖子,隨風飄蕩,遠遠看去就跟兩隻大蝴蝶翅膀似的,比戲台上唱戲的戲子都耀眼,還很容易讓人想起新郎官。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穆子楚今天要親自幫夜問心擂戰鼓,夜問心刺殺他那次,就是唐文清為夜問心擂的戰鼓,這件事讓他一直很不痛快,他今天是一定要報了這“一鼓之仇”的。
穆子楚的身後,除了浩浩蕩蕩的護衛外,還有幾個彪形大漢,他們的肩頭上分別坐著一個孩子,夜安然打頭兒,後麵是穆子楚的三個兒子,最小的那個被奶媽子抱著。
而為了突出夜問心的帥旗,穆子楚這次連他的王旗都沒打出來,這樣就讓他們的安全有了保障。
三軍齊備,夜問心抬手示意,她身後,令旗在朝陽下立刻“撲啦啦”飄揚起來,緊接著尋國隊伍中便炮鼓次第響起,十萬尋國鐵騎如潮水般向著青國陣前衝去。
青國士氣十分低迷,有些高階將領已接到了青國王室被滅的消息,而今日清晨,中原國又用高杆挑著一顆顆頭顱奔走呼喊,讓大多數青國將士們都知道了這件事,結果軍心大亂。
中原國趁機招降,很多將領和軍士都跑到山上藏了起來,現在列在兩軍陣前的已經連一半兒都不到了,還有些是被脅迫而來的,這要是一打起來,還不知要跑掉多少,這崇山峻嶺之間,想躲起來簡直太方便了。
尋國列陣的位置比較偏,這就造成他們衝擊的距離相對較遠,讓青國有足夠的時間調動兵馬迎敵,而這正是夜問心想要的。
夜問心在夜城訓兵二十餘日,隻做了一件事,就是教會烏衣騎一人單騎的時候陣法怎麼催動,其實很簡單,就是隻進攻不防守,因為對以往的陣法幾乎沒有改變,所以烏衣騎接受起來非常快。
青國見尋國來勢洶洶一副拚命的架勢,趕緊調集他們的騎兵迎戰,可青國才衝出不遠,地上猛然間冒出了一把把雪亮的撓鉤。
這些是提前埋伏下的烏衣騎的另外一半兒,他們本來應該坐在騎手的後麵一同衝擊的,現在被分出來了,放在這裏。
為了避免傷亡,夜問心對他們的要求極為簡單,隻要成功勾倒了一匹馬,就立刻離開,青國的騎兵倒下一半兒,就全體撤退,不然的話,等尋國和青國的騎兵交上手,沒有陣法配合的他們,很容易被踏成肉泥的。
這些撓鉤手的位置也很講究,他們並深不入青國騎兵陣營的內部,而是在見到青國騎兵出擊後,迅速調整位置,準確地居於青國騎兵進攻路線的兩側,這樣有助於他們一擊得手後,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中原國的將士們眼睜睜地看著一陣塵土飛揚過後,青國的騎兵隊伍猶如一塊肥碩的五花肉,被從兩翼硬生生的削下去了兩條,剛好減員一半兒。
青國從馬上掉下的騎兵也不含糊,但凡還有行動能力的,立刻跟著剛剛襲擊過他們的天佑撓鉤手向兩側狂奔,他們是騎兵,因此更加清楚,當血肉之軀遇到成千上萬的馬蹄子時,會發生什麼事。
隻是這些敗落的青國騎兵沒想到,人家天佑的撓鉤手是有接應的,於是他們就這樣成了戰俘,還是自投羅網的,不過他們也沒太多抵觸就是了。
眼看青國騎兵已被吸引了過去,夜問心再一揮手,身後天佑軍營中的炮聲和鼓聲就響了起來。
穆子楚跟打了雞血似的,以至於他身後的護衛都在懷疑,他們的王上會不會把一不小心把戰鼓給擂破了。
進軍的鼓炮聲一響,夜問心便一馬當先地衝了出去,她的身後是包括勇毅在內的四位先鋒和他們的所屬,讓天佑軍士深刻地感覺到了什麼叫身先士卒。
“放箭——”青國的軍士們也紅了眼,到了這個時候依舊能奮勇向前的都是定平王的死忠,他們在明知舊主已亡無家可歸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搏殺,求的無非就是戰死沙場以身殉主而已。
天佑騎兵早有準備,紛紛舉盾,發力猛衝,隻要衝過了箭的射程,他們所麵對的青國步卒,就是一群待在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