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漏:宣德紅瓷(2 / 2)

顧一晨行動快速的刷卡付款,隨後小心翼翼的抱著瓷器出了店鋪,轉身便進了隔壁的‘百年老店’。

李洪一如既往的坐在茶座前喝著茶聽著曲兒,一聽門口動靜本以為是來了生意,卻是見到了老熟人,即刻正襟危坐。

顧一晨徑直上前,也不打算周旋什麼,直接開門見山道,“我過來不是賣東西給你的,是想問問你有沒有拍賣行的熟人?”

李洪倒是來了興致,“這是來了大家夥?”

顧一晨繃不住自己臉上的得意,將懷裏的‘青花釉裏紅海水異獸紋高足杯’放在了桌上。

李洪圍著桌子轉上兩圈,他也自稱是個半專家,但就是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他道,“這個東西挺新的,不像是古物啊。”

“這是大明宣德的紅瓷。”顧一晨難掩喜悅之色,將高足杯端起,讓李老板看清楚杯底的題款。

李洪更是糊塗了,“這是仿製品的慣用伎倆。”

“那李老板覺得這是什麼年代的?”顧一晨坐在椅子上,聽他娓娓道來。

李洪倒是也不謙虛,細細打量了一番,“最早也隻能到嘉慶年。”

“確實是像嘉慶年,嘉慶年間也愛仿雍正康熙瓷器,你們的第一感覺從釉色上直接辨認嘉慶時期,也是情理之中。”

“那你怎麼說這是大明宣德年製?”

顧一晨直言不諱道,“傳世的明宣德釉裏紅三魚、三果等器,都采用的是大筆塗抹的沒骨繪法,所以看不到勾畫的輪廓線條,這種方法下,會使得有些瓷器的邊緣部分出現施釉較薄的情況,燒成後,常見鮮紅釉邊泛蟹甲殼青暈,紅釉明麗,微帶青暈,更添了幾許畫趣。”

李洪見她拿起了放大鏡,急忙湊過去。

顧一晨繼續道,“在放大鏡下,會看到宣德釉裏紅內的大小氣泡,分布疏朗,猶如大小珍珠顆粒,紅釉呈深淺淋漓斑駁現象。”

李洪大呼驚奇,又道,“可是清朝年間仿製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顧一晨放下了放大鏡,似笑非笑道,“清雍正仿品釉裏紅內氣泡分布均勻,晶瑩不濁,紅釉亦無深淺斑駁特征。仿品胎體較重,魚尾尖瘦,碗中的斜角度數比宣德時的要稍小,碗底下窄而口寬,紅釉大多無宣德周邊泛青及暈散現象。”

“那康熙呢?我的前輩曾說康熙年間的仿宣德瓷器簡直是如出一轍。”

“康熙仿品雖不及雍正仿品秀美,但的確是最接近宣德真品,唯有胎體較重、青花過豔卻無瑕疵,但縱觀眼前這隻高足杯,撇口,壁微深,底平,高足外撇,外壁及高足飾十二青花海獸,高足底邊以青花繪仙山四座,餘飾以釉裏紅描波濤紋,胎骨勻薄,白釉瑩潤,青花豔麗帶鐵褐疵斑,紅彩鮮亮,底足平而露胎。此類杯傳世不多,極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