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兩個狗腿(一更)(1 / 2)

顧一晨把硯台放於手裏掂量了一下,重量適中,觸手順滑,微微有濕氣潤澤。

這位老先生似乎很樂意賣弄自己的那點學識,繼續說著,“魯柘是當今D省,當地有一條柘溝,溝內泥土十分適合燒製陶硯,可惜柘硯的工藝在南宋以後就已經失傳了,傳世的數量極少極其珍貴。”

顧一晨似笑非笑,迎著對方的話繼續道,“魯柘硯具有沉靜堅韌,溫潤如玉,含津益墨,聲若金石,手觸生暈,不漬水,不損筆等特點,因產於春秋時期魯國屬地製陶古鎮柘溝得名,唐朝時為四大名硯之一。”

老先生愣了愣,當真是沒有想到這個丫頭還是一個半行家。

顧一晨將硯台重新放回了平台上,清點一點水暈開在硯台上。

老先生見狀神色一凜,忙道,“小姑娘可不能這麼做。”

顧一晨抄起旁邊的一條朱砂墨錠慢慢的在墨池上研磨,隻見墨在池裏慢慢化開,輕輕一動,就均勻散開,當真是極品珍寶。

老先生歎口氣,“你這小姑娘還真是胡鬧,這類珍品怎可說試墨就試墨?”

“敢問老先生一句,墨硯上那一段硯銘你可有細看?”顧一晨突然一問。

像他們這種老專家自然而然是不屑這種低級問題,語氣漠然道,“稍稍讀點書的人都能知道這上麵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無非是要我們下一代謹記堅與淨,一如這方硯台那般取其石頭最堅強部位,曆經千辛萬苦才可流芳於世,卻又不受世俗汙穢,依舊獨具匠心保存那份沉靜堅韌。”

“正如老先生所言,稍稍讀點書的人都知道東魯柘硯是澄泥硯,為什麼偏偏要用端硯、洮硯才會出現的石硯硯銘作為警醒世人的名句而流芳百世?”

老先生頓時啞口無言。

顧一晨微微抬頭,雖說自己很矮小,卻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假象錯覺,她冷冷道,“這種張冠李戴的做法,當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老先生如鯁在喉,他不可確定的再次觀察了一下這方硯台,如雷轟頂。

這一句硯銘難怪那麼熟悉,他曾在一位書法大師書房中見過,確確實實的刻在端硯上。

可是為什麼會在這方東魯柘硯上出現?

如此淺顯易懂的答案,老先生似乎反應了過來,如果不細看,當真沒有人能夠識破。

但,卻被一個小姑娘一眼看穿了?

老先生回過神之後,卻早已不見那個小姑娘的身影。

顧一晨繼續遊蕩著,至於自己身後寸步不離的兩個跟屁蟲,她全然的漠不關心。

薛剴扯了扯閻晟霖的衣角,壓低著聲音,問著,“我怎麼有一種我們是隨從她是大小姐的即視感?她為什麼非得用那清高又嘚瑟的表情斜視我?”

“習慣了就好。”閻晟霖不以為意道。

薛剴嘴角抽了抽,有些沒有弄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顧一晨又一次停留了下來,她將目光投擲到自己右後方的男人身上。

閻晟霖覺得能夠在這種時刻被她想起真的是莫大的榮幸,他即刻一個神奇走位不著痕跡的移到了她麵前,勾了勾唇,笑的可殷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