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八寨投軍(1 / 2)

第一百四十二章十八寨投軍

八路軍的遊擊隊駐紮在寺院村,之所以叫寺院村,那是因為在明朝的時候,此地因為連年的戰火,人煙稀少,奉了大明朝廷的移民令,有山西的幾大家族遷徙至此,此處原是一個寺院的遺址,因而得名。

寺院其實不是一個村,當時遷來的有好幾個姓氏,所以後來就有了趙寺院,宋寺院,陳寺院,邱寺院,賈寺院等等,人們所說的寺院村隻是一個統稱。

這幾個村子雖然不算太大,所有的人口加起來也不過數千,但此處百姓的覺悟卻很高,早在當年的紅軍時代,這裏的老百姓就對共產黨很支持,八路軍的遊擊隊來到這兒以後,老鄉們紛紛爭著搶著把自己的男人和兒子送到隊伍上,遊擊隊的規模因此足足擴充了一倍還有餘,達到了上百人,再加上草上飛不時的撿落單鬼子和漢奸敲打一下繳獲些戰利品回來,所以此地遊擊隊的裝備很快就上去了。

裝備好了,戰鬥力自然就水漲船高的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一帶,這支遊擊隊的規模和戰鬥力是相同等級兄弟部隊中的佼佼者。

用一隻老母雞和幾塊大洋留下了草上飛這員大將的李隊長一大清早的就在趙寺院的村口等著,臉笑得像朵菊花。

今天他很高興,因為眼看著又要有一支戰鬥力還算不錯的隊伍要加入八路軍了,想不開心都難。

這支隊伍原先是一群土匪,他們的老窩在十八寨,雖然身份是土匪,但這夥人的名聲其實還算不錯的,他們並沒有魚肉鄉裏欺負過普通的老百姓,反而常常去找那些土豪劣紳大地主什麼的“借糧”,趕上災年旱年,他們甚至曾拿出自己的儲備糧食來接濟災民。

李隊長甚至有些欣賞他們,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的做法竟然隱隱的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有些相似。

不都是鬥地主嘛!

黨中央所下達的指示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來抗日,所以李隊長到達此地以後一直試著跟十八寨的高層取得聯係,規勸他們下山參加八路軍,和自己一起打鬼子。

付出了,就會有收獲,李隊長這些日子的努力沒有白費,十八寨的大寨主丁雲山和二寨主李天龍一商量,二人對於下山接受八路軍的改編也頗有些心動。

心動的原因有好幾個。

第一,丁李二人都是好漢,目睹了日本人來到此以後的畜生行徑,兄弟二人早已是義憤填膺,而日本人也是絕對不會允許有如此力量的一支隊伍繼續存在的,十八寨,亦或者說所有的民間武裝的結局隻有兩種,要麼扯起抗日的大旗打鬼子,要麼就是接受日本人的改編,當偽軍。

漢奸的身份是兩位有血性的好漢絕對不願意背的,那是背叛祖宗,要遺臭萬年的,所以這一班子人馬的去處就隻有抗日了。

第二,那就是競爭效應,作為這一帶赫赫有名的兩個山頭,在抗日這一塊兒,白龍寨已經遠遠的走在了十八寨前麵,在小白龍的帶領下,白龍寨的好漢四處襲擊日軍,他們打鬼子除漢奸,忙得不亦樂乎,這也是日本人為什麼先除白龍寨而暫且沒有理會十八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