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第一步46(1 / 2)

一切的根源都在角色上,這就是所謂的“不要思考”嗎?

但是,自己如果不思考,又怎麼能分析出來這一點呢?

不重要,為什麼我要解釋別人的話語,關我屁事。

又沒有學生需要教授,也沒有別人需要說服,我自己理解就好了。

袁長文雙手撐在窗框,似乎感覺好了一些,那股壓抑的情緒漸漸消散掉。

誰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

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尋找地形。真是的,這本來應該是屬於本能之類的,就像小孩子對於正確與錯誤有著天生的敏感性。

而我長大之後,卻習慣從眼前的事情來判斷正確與錯誤,根據腦子裏的局限來選擇言行。

如何才能看見地形?

嗬嗬,上善若水,沒想到自己竟然變成了上善。

不過,當知道自己可以不用腦子的時候,整個人頓時輕鬆一陣。

我還沒有完成,站起來繼續前進啊!

袁長文想起帝國的各個宗教,有些是新興的教派,有些是從母星時代一直流傳下來的教派。似乎大家都在描述一種東西,都在強調現實並不真實,然後告誡人們遵循教義就可以獲得拯救。

狗屎!

所有宗教裏的聖人,都是一種微妙的誤導。不管是耶穌還是佛陀,都對所在宗教以及世人產生一種誤導。

當然,前提是,耶穌和佛陀確實走到了“真實”的位置,確實不被角色所操控,並且已經斬殺角色。

那麼,這種微妙的誤導主要有兩個。

一,就是個體依舊存在,我們看見耶穌看見佛陀,他們依舊擁有一個個體,擁有一個角色。我們就會以為,所謂的走到“真實”,就是讓自己更完美,就是讓這個角色看透一些事情。

但事實上,這是關於斬殺角色,一點也不能存留角色。袁長文這個角色跟我毫無瓜葛,不管是從肉體還是思考層麵,都是毫無關係的。

二,就是關於仁慈和慈悲,主是仁慈的,我佛慈悲,這兩句話就是最大的誤導。我們會以為,一個人要想走向“真實”,就必須仁慈就必須慈悲。而且,若是一個大師不仁慈不慈悲,那麼他就必然沒有走到“真實”。

事實上,真實絕對不是仁慈和慈悲。因為這兩個都是人為的扭曲,並且屬於局限性的元素,不可能是真實的。比如,一個大師不能隨意將茶水倒在路邊,那樣不文明,所有人看見大師這種行為,內心都會咯噔一下,這家夥多半是假冒的。

而一個仙風道骨,隨時充滿著仁慈的笑容,對於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半分火氣,慈悲為懷的大師,也許會受到大部分人的追捧。

當然,大家追捧美好並沒什麼不對,隻是將這份美好定義為真實,那就完全是反方向。

回到大師亂倒茶水的例子,“不文明”這就是一種人為的設定,就是一種扭曲。如果大師腦子裏還有這些玩意,還在靠著這些狗屎來驅動自己的言行,那麼大師絕對沒有走到“真實”。

水按照地形流動,也許會滋養萬物,但同樣會發生洪水滔天,殺掉上百萬的各種生命。若是按照我們的眼光,這完全跟善良毫無關係,這樣的存在怎麼可能是真實?水不會思考,沒有任何自我定義,隻是按照地形流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