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其拉廢墟被聯軍占領過後,地下神殿裏麵的蟲族也試圖反撲,但後麵幾天的反攻,每次蟲族都是還沒出洞口,就被黑曜石傀儡和動力甲戰士打了回去。
在這些人形坦克甚至是軍艦級別的強大戰鬥單位麵前,即使是蟲族的其拉角鬥士這種重型地麵單位,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或許換成星際爭霸裏麵的雷獸,才可以和黑曜石傀儡,或是一個小隊的動力甲戰士一戰吧!
每次張衛道看到那些動力甲戰士,單挑擊殺比他們高一倍還要出頭的其拉角鬥士,總感覺動力甲有點強的過頭。
不過據虛靈技師所說,這些動力甲還能進一步擴展更多的功能,同時機體上還可以采用附魔的方式,對其進行更多的強化。
附魔這種事情,在高等精靈和虛靈麵前,都是小意思,隻要材料和報酬到位了,保證全都給你辦的妥妥的。
當然,這裝甲附魔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搞定的,這些需要相當多的時間累積。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精靈和暗夜精靈那附魔武器和盔甲,也是經曆了多年的積累,甚至是吃老本撐起來的。
目前最能快速提升戰鬥力的,還是地精技師正在進行試驗的戰鬥機器人。
張衛道來到控製大廳時,地精技師們正圍在新安裝的控製設施前麵,觀看前線傳遞回來的畫麵。
此時顯示屏上的畫麵,是動力甲戰士身上的攝像頭傳遞回來的。
從動力甲戰士的視角可以看到,有一群大大小小的蟲子正走在他們前麵。
這群看起來像是大螞蟻的機器人,就是馬克設計的戰鬥兵器了。
體型小一些的機器人,隻有一米五長,和普通的猛獸差不多大。
但這種擁有鋒利的刀足的螞蟻型機器人,丟到沒有魔獸坐鎮的猛獸群裏,很快就能把猛獸全幹掉。
這就是馬克設計出來的炮灰型戰鬥兵器了。
炮灰也是要看目標對象的。
麵對戰鬥力不弱,甲殼堅硬的蟲子的時候,這種擁有利爪的機器人,並不能取得多少優勢。
當然,它們可不是依靠鋒利的刀足來戰鬥的。
那鋒利的刀足,是用來攀爬和扒拉住敵人,然後施展自爆用的。
地精們的機械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螞蟻型機器人的幾條機械蟲足,行走時十分流暢,毫無生澀的機械感。
還有一種機器人也是螞蟻造型,但在體型上麵,就要比那些自爆螞蟻機器人大很多了。
那種體型足有一輛小轎車那麼大的螞蟻機器人,外觀看起來隻是體型大小有些區別。
就和大人與小孩的差別一樣。
但這兩者的身體內部組成,就有很大的區別了。
小的螞蟻機器人,身體前半截是動力裝置,後半截那碩大的肚子裏麵,裝滿了烈性炸藥和子炸彈。
一旦這家夥抱住敵人開啟自爆,那酸爽簡直不敢令人置信!
貼臉挨炸的嚴重性,就好比坦克挨了一發穿甲彈。
就算沒有成功擊穿裝甲,那也是車體上麵被鑽了個口子啊!
那些大螞蟻機器人的前半截身軀,和小螞蟻機器人一樣,都是動力裝置,後半截就完全不一樣了。
大螞蟻機器人的肚子裏麵,安裝的不是烈性炸藥和子炸彈,而是整合了一套類似預警機那樣的探測和指揮係統在裏麵。
而且用於記錄信息的存儲裝置,還擁有獨立的行動能力。
緊急情況下,可以拋棄機體跑路,攜帶著收集的信息返回。
這種不輕易出戰的輔助型戰鬥兵器,通常是用於指揮小螞蟻機器人戰鬥和探測地圖,並不是一開戰隨時會爆炸的廉價炮灰。
張衛道看過樣機以後,對這兩種戰鬥兵器非常的滿意。
接下來隻要實戰測試能夠有樣機那樣的水準,甚至是略低一些,都是能夠滿足驗收標準的。
經過幾天的拉鋸戰下來,這些黑曜石傀儡和動力甲戰士,都對地下神殿有了初步了解,並不像先前那樣兩眼一抹黑。
他們帶著測試機器人來到一個昨天進入過的蟲巢入口,先進行強度較低的戰鬥測試。
這次進攻蟲巢的行動,是以小螞蟻機器人作為戰鬥主力,其他人隻是提供安保力量,保證指揮型螞蟻機器人的安全。
蟲巢通道昨天被黑曜石傀儡和動力甲戰士收割過一次,此時隻有零零散散的蟲子正在遊蕩。
那小貓兩三隻的蟲子,被小螞蟻機器人一擁而上,如同狼群圍毆猛虎一般,分分鍾將它們的身體撕成幾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