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軍心士氣,自是黃延所不願見到亦是所擔心的,黃延深知不可久耗,此番聲東擊西集中兵力攻伐水寨大營之計,想必瞞不過郭金龍太久,待得郭金龍帶部馳援而來,恐又是一番惡戰,可惜了一番奇謀劃策,速戰速決免得功虧一簣。心下計議已定,黃延拔出腰間配刀,高高朝天舉起,大呼一聲:“殺!”揮刀演進。
黃延指揮刀落,左邊一路戰船隊群之中,站在最高點的周明即得令揮舞起手中令旗,十字交叉、斜劃鉤提幾番回落比劃,旗語已畢。
先前還在風中瑟瑟發抖的鋼錐戰船,此刻竟殺氣騰騰追了上來,竟似一個個凶相畢露的獨角怪物。先前戰鬥剩餘的七艘鋼錐戰船,沒有絲毫停駐,直奔緊緊圍攏抱團的北郡戰船,亡命崩撞而去。一聲接連著一聲,此起彼伏的撞擊聲伴隨著木屑化為齏粉的碎裂之聲,幾聲巨響之後,撞擊沉湖、摧毀擠碎,北郡戰船僅剩二、三十艘緊緊依偎,好似天橋牆角乞討的小乞丐一般,唯有抱團取暖才有活路。
南郡外麵緩緩迫近的每艘戰船甲板之上整齊排列出數百的弓箭手,開啟了第二輪猛攻,一時箭如雨下,漫天的箭雨讓北郡戰船上的將士根本無處躲閃,頃刻間,便猶如二、三十隻巨大的刺蝟,被黃延南郡的戰船團團圍住。
眼看著同舟共生的兄弟轉瞬間就紛紛死去,淩飛雲隻得傳令眾將躲避箭雨,蓄積力量等待著最後的拚殺。南郡攻勢越來越猛,數十艘搭載十人的快舟破浪襲去,紛紛拋出數十丈長的鐵抓攀爬所,緊緊抓住被圍困的北郡戰船,南郡將士口中銜住鋼刀,雙手奮勇朝著北郡戰船攀爬而去。
源源不斷的南郡將士成功爬山了戰船,揮舞起手中的鋼刀,竭盡全力與北郡將士手中的長矛拚殺。戰爭的最後永遠都是最原始的搏殺,所有的技戰術都敵不過以命相博。
黃延似乎是看穿了淩飛雲絕地反擊的計劃,生怕其困獸猶鬥、臨死一搏,遲遲不下最後總攻的命令,故作圍而不殺之狀。兵法雲:“圍師必闕!”黃延也故意在西北角留了一個小小缺口,卻不知這淩飛雲知否?
“多謝黃將軍!既是將軍仁慈不願趕盡殺絕,還請將軍暫且收兵,再聽飛雲一言!”此番淩飛雲已然客氣了許多,明顯淩飛雲是看出了黃延“圍師必闕”的戰術,雖知道這黃延不是心存仁念才留闕口,但心中卻是不由頓生了一絲好感。
黃延手臂一舉,三軍即刻就止住了攻勢,靜待黃延軍令。黃延留闕確是深怕背水一戰的北郡將士殺出血路,造成更大的傷亡和戰船損毀,水寨大營已毀戰略目的已然達到,放過幾個殘部遊勇於戰局已是無關緊要,但嘴上卻是將計就計,大義凜然道:“淩將軍既知本將良苦用心,是降是戰,想必淩將軍心中已有主張。”
“將軍今日‘圍師留闕’令飛雲佩服,一來佩服將軍仁慈高義,二來佩服將軍熟讀兵法深諳其理,不過,古人雲:‘困獸猶鬥!’何況我等沙場將士。戰之過,乃主之令、將之刃,但請將軍饒過這無辜的三萬兵卒,主之令且不提,今放下將刃,是戰是降由淩飛雲一人擔當做個了斷如何?”淩飛雲集聚真氣大呼而出,數萬將士盡皆聽聞,這番話先抑後揚、不卑不亢,既堅定不降之意又將所有戰爭之過往一己之身而放,實不輸古往曆數的儒將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