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涼州多虎將(2 / 2)

第四天是上巳節,即後世的元宵節。在大漢朝,元宵節是拜神祈福的日子。天子劉宏讓人將兩萬多枚鮮卑人頭拉著去太廟轉了一圈,又在洛陽城巡遊了一番,然後交給洛陽令去作善後處理,有關征伐鮮卑之戰便蓋棺定論、塵埃落定——由大戰修改成大捷!

也就是這一天,陳耽讓人送來了通知,讓田峻第二天去皇宮當差上班。

“老子才14歲,還是童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任何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田峻無奈,隻能在心裏吐槽,乖乖地準備上班。

其實,黃門侍郎上班也沒什麼事,就是“當值”,說白了就是給皇帝當差,聽皇帝使喚。

此時皇帝寵信宦官,凡事都交給宦官去做,這幫黃門侍郎就更沒事做了。

連上了幾天班,屁事都沒有,感覺比後世的某些機關單位上班還輕鬆。田峻覺得很無聊,幹脆請了假回家休息。

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一陣呼喝之聲從院中傳來。走進院中一看,隻見一條身高八尺(約1.9米)的昂藏壯漢正在與親衛習武。此人孔武有力,出招快捷如風,竟將五十多名親衛打得狼狽不堪。

田峻看了看站在房邊的鞠忠和田晏,詫異地問道:“此何人也?竟如此厲害?”

鞠忠抱拳行了一禮,得意地說道:“此舍弟鞠義也!”

“啥?鞠義!鞠義是你弟弟?”田峻大驚道。

田峻第一次開始意識到便宜父親的價值了。

事以類聚物以群分,漢末涼州係名將,麾下勇將甚多!

近三百年的羌漢戰爭,使涼州地區的百姓格外尚武和血性。也使得涼州名將輩出。

真實的漢末曆史上,出自涼州的勇將多到不可勝數,除“涼州三明”之外,還有董卓、皇甫嵩、鞠義、李傕(李廣後人)、華雄、馬騰、馬超、馬岱、韓遂、閻行、郭氾、段煨、張濟、張繡、牛輔、樊稠、王雙、梁興、楊秋、成宜、李堪、程銀、龐德、薑維……

再說這鞠義吧,這是在漢末曆史上被夭折了的超一流武將!是一名傳說級的將星!

鞠義是涼州人,從小就精通羌族的武術戰法等等。成為韓馥的部將後,鞠義因出身貧寒為韓馥所輕,便領著手下的本部親兵投奔袁紹,前腳剛走後腳韓馥的追兵就到了,但鞠義愣是以八百親兵打敗了韓馥的數千追兵。

鞠義歸順袁紹以後受到了重用,每次用兵都是袁紹的首選,顏良、文醜、張郃、高覽、這類都是給他領左右軍打下手的。

當南匈奴單於反叛的時候,麹義領軍在鄴南大破匈奴。

界橋之戰中,鞠義領中軍首先與公孫瓚開戰。公孫讚的一萬多精銳騎兵——白馬義從,乃是天下聞名的精銳,曾在漠北打得鮮卑人和烏桓人丟盔棄甲,卻在界橋戰役這種強強正麵對抗中,被鞠義的八百“先登營”所殲滅,可見鞠義用兵之強。

鞠義在界橋一戰擊潰了公孫瓚大軍,全殲滅白馬義從並生擒了先鋒嚴綱,隨後更是直接殺奔後軍親自奪得了公孫瓚的帥旗!由此可見其武藝之高。

可惜的是,因鞠義功高震主,為人高傲自負又不懂政治,後來被袁紹以議事為名召至中軍誘殺,並兼並殲滅了他的先登營。

……

田峻還在發呆的時候,場上的五十名親兵已經戰敗。

看到一片狼籍的場地,鞠忠有些尷尬地說道:“公子,舍弟武藝初成,前來投軍,因其出言……出言狂妄,田將軍便召來軍士相試……,若有不妥,望公子在田將軍麵前……美言幾句。”

出言狂妄?果然是如此,原本曆史上,鞠義就是因為自恃功高,出言狂妄,才被袁紹以“驕縱不軌”的罪名誘殺。

看來,得先活好他的“傲”病,否則就是把雙刃劍。

田峻笑了笑,一邊鼓掌,一邊走上前去,對鞠義一抱拳道:“鞠兄果然勇悍無匹,在下手癢,想領教一下鞠兄的高招。

鞠義尚未開口,田晏便勸阻道:“算了吧,峻兒你不是他對手,若論步戰,恐怕咱們三人齊上,也打不過他。”

打不過麼?不見得!

原本的田峻,自然是在步戰上打不過鞠義,但加上王耕十幾年黑拳生涯的經驗,卻未必打不過!

田峻笑了笑道:“沒有試過又如何知道?未戰先怯可不是咱的風格。”

鞠義很是不屑地看了田峻一眼,開口說道:“公子才14歲,身子骨尚未完全長成,力氣也還沒成長到顛峰,想打贏我,還是過幾年再說吧。”

意思就是:你不是對手,再去練幾年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