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毒士賈詡,韓信舊計(2 / 2)

不過田峻早有謀劃,就在張郃與車冑在樂安僵持不下時,田峻又故伎重演,動用了水師。

此時周泰仍在征伐倭島,水師都督乃是蔣欽。蔣欽帶著水師依舊從龍口港出發,逆水順風,經小清河,再轉淄水河,直襲臨淄。

這樣一來,車胄終於慌了。

因為隻要蔣欽切斷了淄水河,樂安的就與臨淄分開了。這樣一來,車胄就不可能得到來自臨淄的夏侯淵的支持,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之下,隻有兩萬守軍的樂安,城破隻是遲早的事。

所以,車胄果斷地選擇了棄城逃往齊國(郡國),再經齊國往臨淄與夏侯淵會師!

夏侯淵並沒有責備車胄放棄樂安的做法,相反,夏侯淵對車胄的果斷行為非常讚同,因為此時,臨淄也隻有三萬軍隊,正麵臨著高順五萬大軍的威脅,根本無力支援樂安,這意味著樂安遲早會被張郃攻破。到那時,張郃與高順合軍一處,便是十五萬人馬,再加上蔣欽的水師,臨淄就得麵對十六萬人的進攻。

十六萬人馬合攻隻有三萬人防守的臨淄,則臨淄危矣!

但是,現在車胄主動撤回臨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十六萬人進攻有五萬人防守的臨淄,未必就攻得下。以臨淄城之高大堅固,隻要糧草器械不缺,夏侯淵有信心守上一年也不被田軍破城。

不過,事情的發展並非像夏侯淵所想像這樣,因為毒士賈詡,早就為夏侯淵準備了一條毒計!

這條毒計便是楚漢之爭時,一代戰神韓信,曾經在攻打臨淄時用過的計謀。

當年韓信見臨淄城城垣堅固,恐一時難以攻下,便仔細查看地形,尋求最佳攻城方案。他見臨淄地方南高北低,城南十餘裏的牛山山腳下有一條河,名曰淄河,自南折而北流,經臨淄城東,水大而湍急。韓信看罷,心中大喜,頓生一計,他讓兵士們連夜挖河道,準備引淄河水,北淹臨淄城。這樣不用費多大兵力,就可攻破臨淄城。

不過,計是好計,韓信卻並沒有因此而攻破臨淄城。因為韓信的計謀讓一個名叫晏曾的人給破壞掉了。

當時在漢軍挖的河道處,有一個村子,村裏的百姓得知漢軍要挖河道淹臨淄城,大水經過村子裏,個個心急如焚,扶老攜幼,紛紛逃離村子。一時間,老人哭,孩子叫,雞飛狗跳,一片大亂。

當村裏有一個讀書人,名叫晏曾,甚是聰明。他見此情景,心中十分不忍,便對人們說:“咱們一村人有老有小,逃離村子,缺衣少食,無處存身,還不得凍餓而死,我們倒不如想個法子,讓水進不來,保住我們的村子。”

百姓們紛紛搖搖頭說:“話是這麼說,可淄河水多麼大啊,那河一旦灌過來,少不得一片汪洋。連命都保不住了,我們又如何能保得住村子呢?”

晏曾用手指著村前說:“你們看,南麵有一溜高崖,隻要我們再將高崖間的山穀築高點,然後順崖向東再挖一條溝,水到這裏,便會順溝東流,複歸淄河,我們的村子不就保住了嗎?”

人們聽說,都紛紛點頭,覺得是個辦法。於是不分男女老少,連夜行動,一起下手,築崖穀的築崖穀,挖溝的挖溝。

當夜,韓信的士兵挖開河道,截住淄河水,順河道往北放水,但滾滾的河水到這裏隻是拐了個彎兒,便又向東流去。

所以,當年韓此計並未得逞。

但是,賈詡有了韓信的前車之鑒,此計卻未必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