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麼需要度的呢——這是千葉的第一反應。

佛門所謂度, 便是脫離生死苦海, 到達涅槃彼岸。

用何種方式?

度化、教化,無論是破迷開悟、斷惡修善,還是改過自新、離苦得樂,都是叫人脫離凡人的喜怒哀樂抵達聖者的境界。

千葉有那麼瞬間是屏住呼吸的,如果說,輪回的一切經曆都是要在靈魂中烙下痕跡的, 那麼她怎麼肯定就無人能窺探到那些痕跡呢?

每一方天地都會孕生一些神奇的靈秀至極之人, 他們秉承天地的厚愛, 得到諸世的眷顧, 生來就與常人不同——在這樣的人麵前,輪回者怎麼保證自己萬無一失?

就跟千葉曾經好奇輪回的保密手段一樣。

它將輪回者的靈魂投入到任務圖景之中,胎穿尚好, 畢竟能用漫長的時間重新塑造人格與形象, 但是在原身性格已經固定之後的魂穿,維持自我意識與接收原主身體影響之間, 妥妥的就會形成人格分裂,在土著麵前露餡的幾率相當大。

曾經她作為莫珂活下來的時候,即便當時原主萬念俱灰, 冷酷決絕, 自我就舍棄了所有的社會關係, 留給千葉的實是重新開始的機會,但她仍用了不少時間融合原主殘留的性格與情緒,可見人格衝撞有多麻煩。

千葉性格上的隨和與包容對她的形象塑造很有幫助, 莫珂那個圖景的世界觀也給她不少的幫助,畢竟在那個世界中,武力更多地涉及到天地共鳴,並不觸及魂魄,所以她的變故並不會引起過分的懷疑——但不是所有輪回者都是她,也不是所有輪回者都有木妖這等神物,處理不好人格問題的人應該比比皆是,輪回給他們挑選的身份是不是也是結合他們的特質專門挑選的?

他們若在任務圖景中出了紕漏,又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千葉無法解答這些問題,但在她的認知中,很有可能輪回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保密手段。

也就是說,輪回者不謹慎的前提下,麵對某些世界的“天命之子”,是會有翻車的可能的。

既然千葉能從對方身上觀測到無數的信息,端璞——不,是白渡川,他又能從她身上窺到什麼呢?

佛門修心,心之力即靈魂之力,所以他們的魂魄凝實而強大,他們的意誌穩固而堅勁,白渡川無疑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經曆過世間苦難最依然能保留著赤子之心的人,行走在天地最坎坷之路上卻始終堅持救世渡人之道的人,他心靈的強大毋庸置疑。

他能透過那些虛無縹緲的印記窺探到她曾擁有的、那些波瀾壯闊又血腥罪惡的過往嗎?

他說要度她,度的便是那所有的罪孽凝聚而成的苦海嗎?

千葉從來都不願意接受任人宰割的命運,所以她隻會想盡辦法將屠刀握在手中,在殺與被殺之間她選擇了殺,在等待被傷害與傷害別人之間她選擇了主動加害,她的凶性與魔性一起糾纏著靈魂,再光風霽月、輕描淡寫也沒辦法隱藏她那些曾屠戮過無數人的戾氣,她的罪孽又多深重?

所以,為什麼說人的經曆會改變人的性格呢——沾過血的凶徒與純白的羔羊之間存在本質區別,端坐過王座之人與匍匐在地的下位者有著絕對差距,見證過絕巔風景的人永遠難以忍受黑暗逼仄的地下室,觸摸過廣闊星海的人又如何困束於無法脫身的泥潭?

而這其中,殺過一個人與殺過一百個人是不同的,殺過一百個人跟殺過數十萬人也是不同的……她曾屠戮了多少人?

有人為救一個人都千辛萬苦痛苦不堪,有人殺無數人隻需要輕描淡寫一句話。

這世上確實有罪孽與福報,但是她這樣的人,他想度她——怎麼度?

千葉深深凝視著她,有好長時間沒有開口,但旋即,她就失笑起來,因為在這人說出這句話之後,她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秘密被揭穿又或者底子被剖白的惱羞成怒,而是猛然想到,白渡川所具備的不正是她想擁有的嗎,她正是為加深靈魂的厚度、為增加靈魂的強度而來的啊——如果他真有這般的特殊,她是否能學到他修心的方法——像她這樣的人,真是永遠在汲汲營營,不得鬆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