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斯大林保衛戰(題材三)(2 / 2)

在高加索方向,原南方方麵軍在撤退時遭到嚴重損失,原有的4個集團軍隻剩下10多萬人。最高統帥部決定撤銷南方方麵軍,並將所有部隊編入北高加索方麵軍,由蘇聯元帥布瓊尼任司令員,北高加索方麵軍的第37和12集團軍受領了掩護斯塔夫羅波爾方向的任務,第18、56、47集團軍則受領了掩護克拉斯諾達爾方向的任務。7月底至8月初,兵力上占優勢的德軍頑強地向前推進。很快進抵庫班河。8月,在邁科普方向上,交戰也激烈起來。8月10日,德軍攻占了邁科普,11日又攻占了克拉斯諾達爾。8月中旬,占領了莫茲多克,前出到捷列克河。到9月9日,德軍將第46集團軍擊退後,占領了幾乎全部山口。蘇呼米麵臨著嚴重的危險。

會戰結果無論從什麼角度評論,斯大林格勒戰役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整個戰役持續199天。由於戰役規模太大,傷亡者人數始終無法得到準確統計。在戰役最後階段,德軍仍然對蘇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同時,蘇軍也幾乎消滅了德軍第6集團軍全部(下轄第8、11、51步兵軍,第14裝甲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部分(第4軍),有21個德國師的番號被從序列表中消去(第3、29、60摩步師,第14、16、24裝甲師,第44、71、76、79、94、100、113、295、297、305、371、376、384、389步兵師,第9高炮師),另有大量直屬部隊被消滅(被殲滅時,第6集團軍下轄第51和第53迫擊炮團;第2、第30煙霧發射器團;第4、46、64、70炮兵團;第54,616,627,849炮兵營;第49、101、733重型炮兵營;第6、41輕工兵營)。西方學者估計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傷亡85萬人,其中75萬人陣亡或受傷,9.1萬人被俘。而蘇聯方麵的估計為消滅軸心國部隊150萬人。無論是哪種估計,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東線南翼兵力1/4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斯大林格勒會戰後,德軍完全喪失了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正如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所說的:“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25萬官兵,那就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梁骨。”同時,蘇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蘇軍具體傷亡人數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傷或被俘,合計傷亡1,129,619人。在德軍攻入城區的短短1星期內,超過4萬蘇聯市民被殺,而在整個戰役中犧牲的平民人數沒有準確的統計,但可以說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此役,蘇軍的損失仍然要超過德軍,不同的是:德軍是被整建製消滅,戰鬥力不複存在,新的部隊不經一段時間的訓練形不成戰鬥力;而蘇軍殘存的部隊補充新兵,以老帶新,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而且德軍人員和物資難以補充,蘇軍補充的速度和數量則遠超德國。德國的實力因此而衰弱。

剛剛被希特勒授予元帥軍階的保盧斯及其手下的步兵第4軍軍長普費費爾中將、第51軍軍長庫爾茨巴赫中將、第295師師長科爾費斯少將等德軍高級將被迫投降。與保盧斯一同被俘的,有23位將官,2000名校級以下軍官和9萬名士兵。[2]為了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這座城市在1945年被命名為“英雄城”。60年代,蘇聯在城外的山丘馬馬耶夫崗,樹起了高達52米的“俄羅斯母親紀念碑”。塑像中就包括當時戰鬥時被炸毀的廢墟。大穀物倉庫和巴甫洛夫大樓等見證了非常激烈的戰鬥的場所,至今仍接待後人的參觀。

(寫到這裏,應該會有人問,斯大林保衛戰的過程是什麼?

想知道嗎?

淩浩天和於高強又是如何在虛擬戰區中度過斯大林保衛戰的“接近地的戰鬥”、“城內的激烈巷戰”、“蘇軍紅軍反攻——“鐵鉗攻勢””、“德軍第6集團軍覆滅”呢?

敬請閱讀,下一章節~···~《戰場兄弟情》寶貝,晚安~小耗子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