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人的急行軍,從第三天開始速度驟減,山路至此早已絕跡,少年們初入蠻荒的興奮勁兒也都消耗殆盡。那些仿製品的法袍早都刮劃的破爛不堪,遠遠看去,仿佛漫山遍野的乞丐在遷徙。
越來越多的修士被原有的隊伍甩掉,全都進了殷勤他們的收容隊,以至於到了第四天的晚上,殷勤他們的收容隊伍已經比走在最前麵的隊伍落後了將近三個時辰。等他們趕到彙合地點的時候,那些前鋒隊伍中的少年們都已吃飽喝足,呼呼大睡了。
當晚,殷勤叫停了隊伍,與一眾主事長老商議後麵三天的行程。雖然路程已經過半,隻剩下不到八百裏,但按照目前的形式來看,隻有那些能力最強的二百餘名開脈少年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趕到花狸峰。
殷勤估計,走到最後,那些落在他收容隊伍中的體弱少年,會比前鋒隊伍晚上一天。
藍雀道:“這也正常,如此才能體現出,那些靈根品階高以及陽靈根多的修士之優勢。”
殷勤搖頭道:“我們當初所定的目標是,七日內全體回歸山門,若隻是那些靈根品階高的弟子按時到了,我們的計劃即為失敗。”
狗丫兒道:“那咋辦?難不成,要我們這些築基修士一人背上一個走不動的?”
殷勤伸出兩個巴掌笑道:“一人背一個哪行?最少每人背十個。”
眾人笑過之後,殷勤提出他的建議:將現有的百人編隊細分為九個小隊,大致上每十一人為一小隊,每個小隊的成員按照前四天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混編入能力最強的,中等的,以及落在後麵的少年修士。這樣一來,各個小隊的綜合實力就相對平均,最主要的是必須硬性規定,每個小隊必須集體行動,不得落下一個隊員。
小隊之上再有中隊,每三個小隊為一中隊,每三個中隊為一個百人大隊。對於中隊的要求是不得落下一個小隊,對於大隊的要求則是不得落下一個中隊。
殷勤的建議一出,諸位主事長老便麵麵相覷,雖然誰都沒說話,一個個的表情卻頗為怪異。
殷勤不解地看著藍雀,希望從她那裏得到答案。
藍雀稍顯尷尬地沉吟片刻,方才給殷勤解釋道,他所提的這種編隊方式,其實並不是什麼創舉,蠻荒深處的許多大的蠻族部落便是用類似的方法編隊。
他們也是十人一組,稱為一矛,選其中一勇武之士,稱之為矛頭。所謂一矛,指的是十個人前胸貼後背地串在一起,正好與蠻人所慣用投擲的飛矛長度相當。
按照蠻人的編製,十矛之數,組成一圍。一圍共有百人,正是他們獵殺大型妖獸的基本單位。總而言之,蠻人編隊的方式,相比殷勤的建議,隻是少了中隊這一檔而已。
林主事見殷勤不說話,以為他沒有想透其中的關鍵,補充道:“我們現在把百人編成一隊,實際上是參考了武朝軍製,按武朝軍製,每百人方為一隊。百人一隊乃是武朝軍製的最小建製,實無進一步細分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