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榮升四福晉(1 / 2)

我們先被內務府的人接到了四爺在京內的宅子,由宮裏派遣的教引姑姑教習禮儀。

由於五爺過繼給了敦恪親王為子嗣,六爺已經封了恭親王住在王府,七爺也賞賜了郡王的尊位賜了宅子,而其他皇子均還年幼。所以僅有我們三個人是要同未晉封王位的四爺一起住在建福宮裏的。

建福宮的前身是乾西四所,是乾西五所中的第四所,乾隆皇帝即位後,將乾西二所升為重華宮,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台,三所改為重華宮廚房,而後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宮及花園,從而徹底改變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規整格局。

我們雖嫁與皇子,但是住在宮中,自然也要像往屆的秀女們一樣,學習宮中的禮儀。從言談舉止,到衣食住行;坐臥行止,皆有禮法;一言一笑,莫不有距。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學習如何紡織,刺繡,練字,好在這些我在府中頗有研習,也算是得心應手。

宮內規矩森嚴,我們在未習成禮儀課程之前,是不允許與所嫁夫君接觸謀麵的。待到禮畢,再由欽天監擬定吉時入宮。

終於,這一天來了。

清宮的大婚是在晚上舉行。我坐在王府正房內的,一身豔紅色的繡裝。

由於事出突然,據說這身衣服是當年孝全成皇後的吉福。上麵所繡圖案和珠寶,是造辦處和蘇州的幾十個老師傅趕製了幾個月才做好的。所用的金絲玉帛,分外華麗。

由於父親遠在廣西,所以父母親答謝皇恩的步驟便省略掉了。芸萱將我的雙鬢改梳為扁平後垂,插戴雙喜如意簪,後麵正中則帶一朵紅絨製作的“壽”字喜花。然後帶上純金打造的鳳冠霞帔,盡顯富貴榮華。

皇貴妃特賜我十二轎夫的鎏金轎攆,並給我從大清門側門進宮的殊遇。要知道,大清門的正門為皇後大婚時走的門。其他妃嬪,就算是皇貴妃,也要從順貞門進入內宮。我不知皇貴妃賜我大清側門有何寓意,是愛屋及烏,還是另有隱情?

內務府送來了文馬兩匹,鞍轡八副、甲胄八副、緞八匹、布一百匹,以及金銀茶筒等。宮內的冊封使,太監,侍衛們在門口羅雀開來。而英華和嫩蓮,今日隻能素裝淡抹,作為我的侍妾,也是陪嫁。

“妾向嫡福晉請安。吉時已到,請福晉坐上喜轎,進宮成禮。”

芸萱扶我走出正殿,透過鳳冠前麵薄薄的一層紗簾,我看到兩個女子一前一後跪在我麵前。為首的莫約二十歲,一副精巧幹練的模樣。而後麵的那位,則略顯唯唯諾諾,不出一點聲響。

“小姐,是側福晉和侍妾。”春翠在一旁提醒我道。

“玉福晉不必多禮,快快請起!這宮裏有宮裏的規矩,福晉雖有幸比我早伺候四爺幾年,但是還是要你前來迎接我,實屬心中不安。論理我們為主仆,論情,我們也是姐妹。望日後玉福晉能與我同心同德,一同伺候好四爺。”

我這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要側麵的告誡大家,我才是嫡福晉。日後在我麵前,不要興起什麼風浪來。

“嫡福晉言重了!妾一定盡心侍奉福晉和四爺。請福晉移步。”

我走下台階,手從芸萱的肘腕放開,玉福晉順勢接過,扶著我進入了轎攆。

“起轎!”隻聽禮官一聲大喊。前麵舉牌的,打宮燈的宮女太監先在最前方開路,接下來是敲鑼奏樂的一眾樂師。而後,我的喜轎四角追隨著四名女子。再往後便是禦前侍衛們。

我們穿過主幹道,從大清門側門緩緩進入內宮。行至交泰殿的時候,一行人被叫停了下來。

“站住!”隻聽一個中年女子喊道。

“停!”為首的一個太監止住了送親的儀仗隊,隻聽他跑過去陪笑道:“哎呀,圓嬤嬤,哪陣風把您給吹來了!”

我拉開轎子的簾子,輕聲問:“怎麼了?”

“待奴婢前去看看!”芸萱說道。

這時,玉福晉走過來,低聲對我說:“嫡福晉,這前麵的老嫗是琳貴妃身邊的圓嬤嬤。這琳貴妃與皇貴妃素來不和,福晉可要小心應對。”

“奴才給貴妃娘娘請安!”這時,隻聽全部太監異口同聲道,接著便通通跪下了。我朝著儀仗隊的盡頭望去,一個不過三十歲的婦人,一身珠光寶氣,在宮燈昏黃的光亮下,寶石的光澤映襯著她無盡的華麗。想必這位,便是琳貴妃了。

“賤妾率四房福晉格格,向琳貴妃娘娘請安,娘娘長樂無極。”

我下了轎子,嫩蓮,英華,玉福晉和小欣跟著我,一同走到儀仗的最前麵,雙膝下跪,向琳貴妃行了大禮。

“這月黑風高的。四阿哥一下子就取了三位妻房,這建福宮的院落,還裝得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