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著軍功章,張父的臉上笑開了花,張狼一直都是他心中的驕傲,老張家八輩貧農,在老家實在活不下去了,才在爺爺的帶領下,闖關東來到東北。
收到張狼的信,知道他當連長的那天,整個莊子都沸騰了,這是西龍莊出的第一個當官的。
當天晚上大槐樹下燈火通明,大家把家裏都把藏著的酒搬出來,把留著過年吃的肉拿出來,喝了個痛快,喝了個一醉方休。
西龍莊也就是張狼的莊子,莊子不大,也就一百多戶人家,莊子裏隻有兩個姓氏,張和董。
相傳當初張家老爺子和董家老爺子一塊從魯省逃荒來到東北。
在長城邊上西龍山下安了家,經過近百年的繁衍生息,發展成了如今的西龍莊。
西龍山座落在燕山山脈和大青山之間,也是冀州和遼省搭界的地方。
背山麵水,山環水繞,北麵的西龍山擋住了從北方吹過來的寒流,使得西龍莊不說四季如春,最起碼不會像東北那樣動不動就零下二三十度。倒是有點像魯省的氣候,四季分明。
也多虧了在這樣一個室外桃園似的山村裏,不然就張狼家這種情況,別說供孩子上學了,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要知道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老話可不是亂編的。
如今張狼的兩個弟弟都剛剛十六七歲,掙工分,隻都是算半個勞力的工分。吃飯絕對不比壯勞力少吃。
也就是在西龍村,一個姓氏之間都沒出五服,大家雖然都窮沒錢,但是背靠大山,不缺吃的,張狼四個大爺家,每家給點糧食也能活的下去。
張狼陪著父母嘮嗑,把自己這些年在部隊上事情,撿能說的都講了一遍。
就這也讓張父張母聽的一驚一乍的,對張狼複員轉業的事再也不提了。
“狼崽!上次你來信說當連長,全村人都給你慶祝,這次你回來了,怎麼也……”張父說著說著說不下去了。
張狼明白,父親的意思是想請全村人一塊吃個飯。
可是想到家裏隻剩下巴掌大的一塊野豬肉,請客的話也就說不出嘴。
張母在一旁又開始抹眼淚了,“都是爹娘沒能耐,讓你們跟著受罪!”
“娘!你把我們養大,操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這些……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張狼跪在炕沿上,摟著母親的身子,“現在你的狼崽長大了,以後這個家就交給我,你和爹就等著享福吧!”
“享福不享福的,隻要看著你們都成家,我和你爹立馬死都行。”
“娘!可不興說胡話,什麼死不死的,等我們結了婚,還要娘幫我們看孩子呢!”張狼趕忙打斷張母的話。
“爹!酒席還是要辦,咱不能讓村裏人說咱閑話!這事我去準備東西!剩下的就要你來張羅了!”
“好!兒子有出息了!你準備東西,爹給你張羅!”張父磕磕煙袋站起來,咬著牙說道。
“他爹!”張母心疼花錢,想要阻止。
“他娘,這事聽狼崽的,正好狼崽回來了,借這個機會讓他姑、他大娘給張羅個媳婦!”
一聽給兒子張羅媳婦,張母也不阻止了,開始催著張狼去準備東西,“那狼崽,你趕緊去買東西,這都快天黑了,要不來不及了!”
79年的宴席也簡單,沒有六個碟子八個碗這麼一說,大鍋燉肉,再買上幾股子白酒,大家聚到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村子裏窮,連個代銷店都沒有,好在鄰村趙家堡時代釀酒,倒是不愁沒地方打酒。
事情說定了,張狼從背囊裏掏出五十塊錢遞給大妹,“大妹,咱倆分工,你喊上小樹、小河去打酒,多打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