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幾碗酒下去,大家也都熟絡起來,說話也隨便的多了。
當天晚上李鎮長和文教授就留宿在三姑父家裏。
其他的民兵也分散到各家各戶,湊合一晚,都是莊稼地裏出身,也沒那麼多講究。
第二天一早村裏的壯勞力和民兵連早早的就出發了,趕著今天把東西都運進來。
張狼沒去,他帶著李鎮長和文教授來到大棚基地。
指著剛剛建好的土胚牆向他們解釋,“領導、文教授這就是我們的大棚基地,基建部分已經完成,就等著木料和玻璃到了,就開始搭建架子和棚頂了。”
“好家夥!這麼大……這一個棚的好幾畝地吧?”李鎮長看著眼前高大的土牆驚歎道。
“每個大棚有四畝半地。”三姑父在一旁解釋道。
“好!有魄力!不愧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血狼,當初讓你村長書記一肩挑,鎮裏還有些顧慮,擔心你年輕沒經驗,看來還是領導眼光高明。”李鎮長心裏樂開了花。
這一趟西龍莊沒白來,李鎮長自認看人的眼光還行,他覺得張狼就是一條潛龍,就這小山村絕對能讓他折騰出花來。
“那是幹什麼?你們還準備養魚?”文教授指著離大棚不遠處問道。
“主要是為了大棚取水方便,當然了這麼大的水麵也不能閑著,肯定要放養一部分魚。”張狼領著幾人來到正在砌築石牆的大坑邊上解釋道。
這個大坑是建大棚取土留下的,有十幾畝地大小,張狼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讓人改建成了水溏,引西龍山上的山泉水下來,既方便灌溉大棚,又可以養魚。
張狼的四姑父整帶著董家的幾個叔伯用石頭給大坑鋪地,周邊砌築石頭擋牆。
董家的祖傳手藝就是石匠,別看這些石牆沒有用丁點水泥砂漿,隻是幹砌的,隻要不是暴力破壞,絕對幾百年不帶壞的。
“那邊又是幹什麼的?”李鎮長指著一群正在山根下平整土地的婦女問道。
“那裏啊,那裏我們準備建大型養豬場。”張狼笑著解釋道。
“哦?你們還打算搞大型養豬場?”李鎮長驚喜的問道。
“是啊!不光是養豬場,還有麅子飼養廠,也算是個小型的生態循環,動物的糞便可是很好的肥料。”張狼指著平整場地的婦女給李鎮長和文教授描繪著自己規劃的藍圖。
李鎮長感覺自己有些麻木了,自從來到西龍莊驚喜一個接著一個。
國家一直都在提倡和鼓勵養豬,生豬出口可是國家換取外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老百姓換錢的唯一合法途經,即使十年動亂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也沒人去禁止老百姓養豬換錢。
可是目前來說全國大型養豬場還真沒有幾個,這個也是非常有前途的項目。
李鎮長心裏暗暗決定,以後隻要是張狼想幹的事情,自己一定全力支持。
“哈哈,李鎮長我看可以把老劉叫過來,他是動物科學專業的教授,小張搞養殖,老劉過來可以幫著提一些意見。”文教授還給張狼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