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孫桂君想多了!鄧華繼續道:“我想身為組織部長,應該知道他們都是什麼人了吧?這樣的幹部兩麵三刀,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這樣的幹部不讓他領盒飯回家,難不成還留著當主角麼?希望桂君部長多學習屬性化數據模型,爭取把重點幹部的模型盡快構建完畢,那樣可以更客觀更理性評判幹部推薦人選。我們不能保證看穿人心,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暴露出來品行的幹部,為什麼不能未雨綢繆,把他們調到非重要崗位呢?難道一定要等到亡羊補牢嗎?”
他總有理!今天的會議再度成為鄧某人表演的舞台,君大公子還是有點小失望的,幸好被他懟的都是該懟之人。對此君市長樂見其成,再說君程同誌剛剛煥發第二春,心情大好之下,也就沒有心思跟小鄧同誌計較。
是不是C位重要麼?至少現在不重要!但是鄧某人為君大公子整頓吏治,提供了完美的理由,這才是君大公子想要的。來到群英市馬上一年了,君市長很少做幹部調整,不是不想而是沒有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這個理由很重要。
為了調整而調整,那是十年前的君大公子,現在的他已經成熟了,不會再因為個人喜好而改變。在官言官才是王道,這是最近君程重獲老君部長欣賞的秘笈,相比之下他弟弟君二公子太過情緒化。
難道這個公司就這麼被他通過了?說實話很多人不甘心,姓鄧的來到群英市以後似乎無往而不利,偏偏他是班子內排行最後的一個呀。盡管明知道會失敗,張曉旭還是不想姓鄧的繼續順利下去,因為他知道自己跟姓鄧的已經勢同水火。
最少在張書記這裏是如此,所以張曉旭輕咳一聲:“正如新奎書記所言的,現在需要精兵簡政而不是過度膨脹,我們的幹部隊伍已經足夠臃腫。冗員過剩是群英市的一大弊端,這個時候還增加公司或者編製,不夠理性也不夠正確,是不是可以在現有公司基礎上,增加監管力度而不是推到重來!”
不得不說張曉旭的話很有道理,最少說出一部分人的心聲,那些拆遷公司可不是憑空而來的。那個一次次上演強拆的戲碼,公司的行為一次次踩線甚至跨線作業,卻能夠屹立不倒,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哪一個公司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後台作支撐啊!如果沒有後台的話,那些拆遷公司早就被人拆了,怎麼可能逍遙到現在,張書記所謂的“據理力爭”為的是什麼?
已經不用解釋了!統戰部長姚軍文點點頭:“打碎一個世界很容易,重建一個團隊更容易,但是把現有的資源用好很難。在下崗職工泛濫的情況下,老公司被摒棄在一邊,重新打造全新的公司,這未免有點喜新厭舊了吧?我們還是要保護那些經營多年的公司,避免給下崗職工大軍增加更多的壓力,這樣對多年工作的職工而言,似乎更公平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