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回禮(1 / 3)

程老夫人看著程菡出去後,這才繃緊臉皮重新將信翻轉過來。

她直接略過開頭那句“詩裏麵說‘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孫女卻有幾十個日夜不能得見祖母,心中的想念早已漲滿心房。”

程老夫人繼續往下看。

“因為無時無刻都在思念著祖母,孫女抄寫佛經時錯了幾個字,若不管不顧繼續抄寫,恐佛祖以為孫女心不誠,無奈之下隻好重新抄寫,這樣一來,孫女的一百遍《金剛經》到現在也未抄完。”

“然,提出要來寺中抄寫佛經的是孫女,那麼孫女便不能食言,否則佛祖降下罪來,孫女一人承擔倒罷了,隻恐會牽連到整個程家,那孫女便成了千古罪人。”

“想來四妹妹能來寺中看望孫女,也是得了祖母的許可的,孫女這般一想,心中很是高興。”

“但高興之餘,難免有些擔憂。忍痛之下,孫女還是懇請祖母不要再派人來寺中。”

“一則,祖母身邊斷斷不能缺人伺候,孫女不能在祖母身邊盡孝,心中已十分愧疚,若還讓祖母身邊的人來到孫女這兒,祖母一旦缺人使喚,那孫女實在是寢食難安。”

“二則,孫女在寺中抄寫佛經是為祖母祈福,祖母若是派人陪在孫女身邊照料孫女,孫女心中自是十分歡喜,但那些不知情的外人便會認為是孫女犯下錯事,要人看管。”

“孫女被人誤會倒是無妨,隻是憂心那些人會誤解祖母,以為祖母不喜孫女苛待孫女,孫女又怎能忍心祖母被人如此汙蔑?”

“於是情急之下寫下這封信。”

“可孫女到底無法抑製住心底的思念,每每想起祖母待孫女的好,孫女便想飛奔回家倚在祖母身旁……”

程老夫人抿了抿唇,直接將這段廢話跳過去。

“再過不久便是大姐姐出閣之日,說來孫女也很好奇大姐夫是個什麼模樣,所以還是請求祖母允許孫女到時回家小住幾日。”

程老夫人看完將信紙折好,看向一旁的於嬤嬤:“寺中的方丈怎麼說?”

於嬤嬤道:“方丈說三姑娘每日都會虔誠的抄寫佛經,時不時還會去聽方丈們講解經文。”

程老夫人冷哼一聲:“我還以為她在寺中過不下去了呢。”

可這丫頭在信中隻字不提在寺中過得如何,隻是在說她那無處安放的思念。

程老夫人抿著唇,麵皮又有些僵硬。

“到時候大丫頭出嫁,她這個做妹妹總不好不出現。再過些日子把她接回來住幾天吧。”

至於程菡說的讓她派人去照看,怕是不能這麼做,不管程蘊在信中說的那些話幾分真幾分假,有一點她卻是沒說錯,她不能讓人誤會程蘊正在受罰。

她不能預料孟家的反應,這麼做又會不會讓孟家的人以為程家是故意在和孟家作對?

程菡此時回到院中,臉色很是難看。

程蘊這個人越來越難對付了。

她這剛要給她添堵,她的信便送來了,可真是巧得很!

還有昨日那件事,不管她怎麼想,她總覺得覺素和程蘊之間有點什麼。

覺素話語中的熟稔讓她心中泛起酸意。

還有為何他稱呼程蘊時是“小施主”,而稱呼她時卻一口一個“施主”?

明明她比程蘊還要小上幾個月!

她隻要一想到覺素和程蘊時不時可以見麵便十分不甘心。

可程蘊如今遠在寺中,她的手還伸不到那裏去。

程菡扭著帕子,腦子反複出現的是覺素那雙格外好看的眼睛。

覺素給小姑娘倒了一杯茶:“小施主嚐嚐。”

小姑娘喝了口茶,眼中崇拜更甚:“方丈的茶果真與別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