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可能有疑惑,為什麼曆史、社會和思想品德這三門課,要被放在一起學習。這樣的疑問,我小時候也有過。後來呢,長大了,逐漸看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人與人之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由人組成的這個社會的運行方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再加上讀了些該讀的和不該讀的書,慢慢地,自然而然也就想通了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道理說起,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首先依靠的是什麼,需要的又是什麼,我們憑什麼生存,憑什麼能尋找到一群人和我們一起生活,又憑什麼一群又一群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人,能建立起巨大的社會體係,形成民族,形成國家,國家和國家之間,民族和民族之間,又因為其自身特點,在不同的人類曆史階段,形成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關係,最終改變全人類的曆史,創造屬於全人類的文明……”
外形猥瑣的老狄張口要說簡單的,結果不出三句話,就變成了一個大到不能再大的大道理。可架不住年幼無知的小孩子,愛聽的就是這些高調、宏大、波瀾壯闊的調調。
相比起上節課一共就聽煞筆講了26個字母,老狄的出現,算是及時拯救了外國語初中在這群小學霸心中的形象。
“我們說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又有說人生在世,吃喝拉撒;再往後文明程度上升,講什麼?講吃穿住行;現在政府又喊口號,說要建設四個現代化。這麼多東西,生活在不同地區和不同生活條件下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但歸根結底,大家想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什麼呢?就是首先要填飽肚子。人活著,就要吃飯!這叫什麼?這就叫經濟基礎……”
老狄滔滔不絕,從個人需求說到社會分工和協作,從社會分工和協作,講到區域文化的形成,然後又拿現在的中國舉例子,說起當代中國的具體情況,當代中國的具體社會結構,當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當代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係,說完現在,從後往前追溯中國的近現代和古代曆史,談到今天的中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社會麵貌,源頭在於哪裏,而那源頭的源頭,又是根植於怎樣的地緣環境,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緣環境,才會產生最初的文明需求。繞了極大的一個圈,居然說回到了最初的問題。
底下一群沒經過文史哲係統熏陶的小孩,全都聽得目瞪口呆。
唯有林淼很鬱悶地想,自己竟晚了一步,讓這老小子搶先裝了逼……
中間下課鈴響,老狄沒有要停下的意思,隻說第三節課還是他的課。教室裏的乖孩子們毫無異議,想聽的繼續津津有味地聽,想尿的繼續憋尿。
老狄一大圈轉回來,擦了擦嘴角泛白的唾沫,叩問全班道:“所以你們現在覺得,思想品德是個什麼東西呢?”
一群理論上根本就還是略比文盲好些的孩子,紛紛露出思考的神色。
老狄微笑地看著全班,循循善誘:“隨便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劉少鋒看了看左右,略帶猶豫地舉起了手。
老狄很客氣地伸手一請:“請講。”
劉少鋒站起來,有點磕巴地勉強理解道:“我覺得應該是社會的一部分,是社會這門課的一個分支,當然應該跟曆史也有一點關係,不過跟社會更近一點。哦……”說話間,劉少鋒突然眼睛一亮,興奮道:“我想明白了!曆史就是所有社會的總結,社會就是思想品德的總結,思想品德講的是一個人,社會講的是一群人,曆史講的是所有人!”
“嗯……不錯!”老狄點頭道,“同學,你很有悟性啊!這個角度想得不錯,還有別的想法嗎?”
“沒了。”劉少鋒笑著搖頭,顯然已經很滿意自己的發揮。
老狄笑了笑:“那請坐吧,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坐下來的劉少鋒,眼裏滿是少年人的意氣,剛才英語課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大聲回道:“我叫劉少鋒!”
“好,不錯。”老狄表揚著,又問其他道,“還有誰想說說的嗎?”
“老師!”教室最後排,舉起了一隻瘦到皮包骨的手。
老狄抬眼望去,就見一根兒竹竿站起來,鏗鏘有力地賣隊友道:“老師!我沒話說,不過我知道林淼肯定有話說!”
被點到名的林淼轉頭望向那二五仔。
老狄啞然失笑。
林淼他是知道的,入學成績第一,傳說中的神童。
不過在老狄的心裏,神童這種生物,最多隻能存在於數理領域中。畢竟就算是放在古代,哪怕是天賦專精文史的天才,也起碼要到十三四歲,才能將這門學問拿捏好,更別提是在文化土壤稀薄的現代環境下長大,一個看起來在幼兒園裏還要挨打的小孩。
“同學,別鬧啊,別欺負人家小朋友。”老狄善意地提醒了許風帆一句。
許風帆卻很冤枉道:“老師,我沒有,淼哥平時可能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