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事業心強(1 / 2)

包廂的桌子很大,能坐二十個人的那種,原本就算多了個郭鳳祥,也顯得很寬敞。但在接二連三地又走了一半人之後,包廂就不光是顯得寬敞了,而是空空蕩蕩。

要不是看在屋子裏頭還有林國榮老師的兒子,並不知道王梁和郭鳳祥身份的服務員,簡直都想建議這幾個客人換個小一點的包廂。

不為別的,吃飯就要說話,房間小一些,說話也不用喊那麼大聲啊……

“媽個逼!這點壓力都頂不住,還想掙什麼大錢?行行行,走完了好,這幾個都歸我了!”當張開的老表弟走出包廂,包廂的房門還沒關上,屋內就傳出了王梁憤怒的喊聲。

股份不是扔了就算的,除了羅萬洲拿臉入股6%,江海房開剩餘94%股本可都是真金白銀,是一家一戶湊出來的。不說是各家的極限吧,但每1%所代表的十萬塊出資額,也絕非隨隨便便地就能掏出來。還是那句話,這年頭,大家表麵上看著日子不錯,吃穿用度都講究,可那是沾了體製內福利的光,兜裏頭,真的都沒什麼大錢。

而這群人一旦抽走股金,空出的這部分股份,要麼由留下的股東吃進,要麼就引入別的股東接手,不然連注冊資本金都湊不齊——在這個馬上就要開始招標的節點上,這種漏洞要是被對手抓住,法理上江海房開就站不住腳,競標也就徹底沒戲了。

但現在全市上下連王建新最嫡係的人馬都對江海房開避之不及,雖然不缺不怕死的——不過有膽子的普遍沒有錢,有錢又有膽子的,人家又沒必要跟你一起冒險,都是做生意,跟在老彭身後混多舒服?所以完美的股東,怕是已經找不到了。因而這部分需要現金填充的股份,除了靠留守死磕的股東全部吃下,貌似已經沒有別的辦法。隻是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如果大家手頭資金充裕,一開始又何必找那麼多的股東?

所以說到底,王梁痛恨的還不是這群家夥的集體叛逃,關鍵是你們都走完了,老子兜不住底啊!他那25%的股份,就是250萬的現金,說句誅心的話,1996年,誰家市長的兒子手裏敢有250萬?從哪兒來的?怎麼來的?敢不敢把話說清楚?王梁拿出250萬現金入股,本身就是已經在擔某些方麵的風險,全靠東甌市上下的叔叔伯伯們睜隻眼閉隻眼給麵子,才敢放手搞點事情。但現在,他身邊的這群膽小鬼,居然還想讓他消化掉更多?!

要不是郭鳳祥及時伸出援手,王梁恐怕自己今天遇上這種狀況,真的就要掀桌了。

這爛攤子誰收拾得幹淨?趕緊分行李散夥,各奔東西啊!

王梁嘴上說全都歸他,但把胡劍慧和鄭愛芬兩家人的股權書拿到跟前,隨便一翻,眉頭就皺得鬆不開,這兩個家裏也是財力雄厚,一個人認購了10%,兩個人加起來就是200萬。

他還上哪兒去弄200萬啊……

能拿出250萬就是極限得不能再極限了。

其中一部分錢,甚至根本就不是他的。

“我再想想辦法。”王梁拿著兩本股權書,馬上改口道。

看他吐不出、咽不下的樣子,顯然難受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