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桑柔看著寧和公主。
“這不一樣。”寧和公主一句不一樣,有點兒底氣不足。
李桑柔笑看著她,沒說話。
“我不是沒去見識,才怎麼樣,就算見識了,我也不會看上誰!”寧和公主看著李桑柔。
“那不是正好,就像黑馬一樣,吃了一圈兒,就是紅燒肉最好吃,多好。”李桑柔攤手笑道。
“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說話,哪有這麼比方的。”寧和公主端起杯子,低頭抿茶。
李桑柔看著她,微笑抿茶。
“那該怎麼見識啊?我可不想相看這個,相看那個,難堪得很。”寧和公主嘟著嘴。
“這個我真不懂,要不,你問問你三哥,或者你大哥?”李桑柔認真建議。
她可是公主,這個,她是真不懂。
“嗯,我去問大哥。”寧和公主垂著眼,猶豫片刻,低低道。
……………………
金明池開放,滿城熱鬧的時候,順風速遞鋪的第二條線路——揚州線,以及從揚州到無為的線路,隨著一摞摞便宜招貼,低調的開張了。
一份份新聞朝報和花邊晚報,在書信業務鋪開之前,先鋪進了京東京西和兩淮各處。
顧晞拿著幾封信,進了明安宮。
“你看看這個,信都寫到我這兒來了。”顧晞將信遞給顧瑾。
顧瑾接過,翻看了幾封,笑起來,“順風要是能通達過去,確實便利很多,他們寫信給你,也都是想為治下州府謀福利。
不過李姑娘說得對,要一步一步的來,拓展的太急,要出事兒的。
讓守真替你好好寫幾封回信,別替順風得罪了人,這樣的回信,守真擅長,你可別自己寫。”
“嗯,往太原府的線路,說是夏天之前,能布局妥當,開通出來,這已經很快了。
兩淮和京西京東兩路,現在已經暢通無阻,再連通上太原一線,一旦戰起,沿著這條線再往西往東傳送信息,就快的很了。”
顧晞的心情,看起來相當不錯。
“今天又有幾份請立太子的折子。”顧瑾放下信,看著顧晞道。
“又是留中不發?我沒看到,也沒聽說。”顧晞皺眉道。
“嗯。”
“皇上到底什麼意思?南梁太子冊立大典都辦完了,這太子確實該立了,宮裏隻有老二,也沒有別人了是不是?他到底什麼意思?”顧晞有點兒上火。
“皇上的意思,還是那句話,先成家後立業。”顧瑾一臉苦笑。
“那就是趕緊成家啊,趕緊把親事定下來,趕緊挑一個啊,大江以北,任他挑,趕緊挑一個不行嗎?都是怎麼想的?他老大不小了!”顧晞氣的不停的敲著椅子扶手。
“這親事,皇上有皇上的想法,沈娘娘有沈娘娘的想法,永平侯府也有自己的想法,老二,也是個有想法的。
唉,你不要急躁,這不是能急躁的事兒。
本來不想跟你說,我就不喜歡看你拍我這椅子扶手。
唉,你還是得知道,你知道就行了,不用多管,這事兒有我呢。”顧瑾揉著眉間,看起來十分煩惱。
“嗯。”顧晞極不情願的嗯了一聲。
“對了,有件好事兒。”顧瑾看著他,換了話題。“阿玥來跟我說,想看看這建樂城的青年才俊都是什麼樣兒的,問我怎麼看才好。”
“她想開了?”顧晞兩根眉毛挑得老高,隨即笑出來,“這真是好事兒!”
“她去找了趟李姑娘,也不知道李姑娘怎麼跟她說的,從李姑娘那兒回來,就到我這兒來了,就說了這麼幾句話。
先別高興的太早了,李姑娘那個人,一向劍走偏鋒,誰知道她怎麼跟阿玥說的。
不過說了一會兒話,就能讓阿玥從她那兒回來,立刻就跑來跟我說這樣的話,這事兒一多想,就有點兒不踏實。”
“李姑娘這個人謹慎得很,我覺得肯定是好事兒,你怎麼阿玥說的?”顧晞愉快的拍著椅子扶手。
“我讓她多出去走動走動,從這會兒一直到年底,建樂城裏,文會一個連一個,有時候,一天好幾場。
建樂城的青年才俊,都在文會上。”頓了頓,顧瑾看著顧晞道:“我讓她去找李姑娘,讓李姑娘陪著她。
聽說李姑娘最近經常帶著她那些兄弟,去文會蹭文氣?”
顧晞被顧瑾一句話說的,笑出了聲,一邊笑一邊點頭,“她常帶的兩個,一個叫螞蚱,一個叫大頭,一個傻一個呆,往哪兒都是一蹲,蹲在那兒,袖著手,從這裏瞪到那裏,都是連頭轉,不帶轉眼珠的,真是一景。”
“她身邊哪有傻人,都是一堆心眼兒。
你去找一趟李姑娘,別太正式,就是順口,把阿玥這事兒托付一句。
跟李姑娘說,要是她覺得哪兒不合適,該阻止的,讓她隻管出手。”
“好!”顧晞答應的極其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