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頓飯(2 / 3)

“還有啊。”李桑柔看著孟娘子,笑眯眯道:“潤州那義學義莊,那一堆的慈善,都冠著楊氏的名兒,楊氏義學,楊氏義莊,全是楊氏,這名兒得改改,改成孟氏吧。”

“孟氏?算了,還是叫東山學堂吧,我父親自號東山,義莊就叫義莊,把楊字抹掉就行了。”孟娘子想了想,笑道。

“那你再多花點兒銀子,請幾個大儒,寫一篇東山先生傳略,放到各個東山學堂,東山醫館裏,最好再在學堂醫館門口,豎一座東山先生的石像。”李桑柔說著,不知道想到什麼,笑起來。

“你這個!

“也是,要是這樣,那想留名兒的,幹脆就舍了錢辦個學堂醫館什麼的,不但能留名兒,還能立座石像呢。”孟娘子說完,笑個不停。

兩個人說著話,繞過正院,進了後園子。

小丫頭垂手等在圓門內,帶著兩人,到了一間亭子裏。

李桑柔在亭子外頓住步,仔細打量著亭子。

“四圈兒繃了細紗。”孟娘子明了的介紹道:“這園子裏雖說想盡了法子,可還是沒辦法一個蚊蟲沒有,走動的時候還好,一坐下來,那蚊蟲就咬上來了。

“這園子裏經常閑坐的地方,我就都讓人繃了紗,還備了幾頂細紗帳子,隨時閑坐時撐起來,幾乎看不到,你要不要?”

“不要,我是個粗人。”李桑柔歎氣搖頭。

她雖然也極討厭蚊蟲,可像這樣處處繃紗籠紗帳,她可籠不起。

亭子一邊連著條遊廊,遊廊通往正院,和正院後麵的廚房院子。

一串兒五六個丫頭,提著大大小小的提盒過來,將提盒裏的細碟擺到桌子上。

吳姨娘笑讓兩人。

三人的圓桌,說不上來哪是上首哪是下首,三個人坐下,李桑柔仔細打量著桌子上的精致菜品。

中間一碗九絲湯,周圍擺了六七樣涼碟,湯碗不大,涼碟更小,隻隻都隻比巴掌略大,碟子中間擺放的菜品如畫兒一般,賞心悅目。

擺了滿桌子的菜品樣式很多,量卻不大。

“我餓了,就不客氣了。”李桑柔先盛了碗九絲湯。

小碗極小,李桑柔連喝了兩碗,嚐了幾樣涼菜,一條兩尺來長的釀炙白魚送上來。

吳姨娘笑道:“我和姐姐食量小,吃的也清淡,匆忙之間,幸好還有條上好的白魚,大當家嚐嚐。”

李桑柔不客氣的伸筷子上去,挾了一塊。

味道極好。

三個人吃了飯,孟娘子看向李桑柔,李桑柔帶著幾分懶散,擺手道:“就在這兒說會兒話吧,累了,不想動。”

“好。”孟娘子笑應了。

吳姨娘吩咐換舒適的椅子過來,又吩咐沏些淡茶。

小丫頭抬了椅子過來,李桑柔換了舒適的竹椅,對著園子,看著燈光下的楓葉,盛開的菊花,抿了茶,舒服的歎了口氣。

論過日子精致講究,就數孟娘子了。

“你這日子過的,才叫日子,真是講究。”李桑柔衝孟娘子舉了舉杯子,感慨了句。

“我父親母親是一對兒神仙眷侶。

“父親尊崇道家,是個大而化之的性子,母親自小嬌養長大,日常起居極其講究,照孟氏族裏那些人的話說,叫窮奢極欲。

“我也是窮奢極欲的性子。”

說到窮奢極欲四個字,孟娘子聲調微冷,透著股子鬱結不忿。

“母親走得早,父親走後,我就時常被人教訓,說我父母給我養成這樣窮奢極欲的性子,極是不該,就算有銀子,也不該這樣。

“我在園子裏繃紗,他說楊家那些子弟,冬天連件保暖的棉衣都沒有,我卻這樣拋撒銀子。

“我吃條刀魚,他說楊家子弟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肉,我卻花幾十兩銀子買幾條小魚,也不過就吃上幾口。

“他說我是楊氏宗婦,就該把丈夫宗族頂在頭上,楊家一人不飽,我就不該吃飽,楊家一人不暖,我就不該穿暖。”

李桑柔微微側頭,看著用力抿著嘴的孟娘子。

“都過去了。”吳姨娘輕聲說了句。

“都是正理兒,是不是?宗婦就該這樣,媳婦兒就該這樣,是不是?”孟娘子直視著李桑柔。

“隻要你覺得不是,那就不是。”李桑柔迎著孟娘子的目光,頓了頓,李桑柔接著道:“世情如何,什麼才是正理兒,因人而宜吧。

“在我,世情就是我手裏的劍,在你,從前是憑什麼,現在,你踩過了這份憑什麼,踩在了世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