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陳勝(1 / 1)

朝歌之西,有山名驪,山高三百丈,連綿廣大。

自楊啟一統天下,便征召民夫三十萬,於驪山掘山建地宮。

地宮七層,每層皆高約十丈,寬無數丈,每層以石梯相連,直通每一層的點將台。

此時的地宮第一層,圓形的點將台前,是低於點將台三丈左右的巨大而平整的夯土平地,排列著密密麻麻,不計其數的真人大小的兵馬陶俑。

這些兵馬俑按照大秦的軍製排成一個又一個軍陣,直到視線盡頭。

李斯每次來這裏,都會被又一次的震撼到。

震撼的不是這波瀾壯闊的規模與氣勢,而是他能感覺到,這些兵馬俑居然是活的,似乎隻是暫時的陷入了休眠之中。

以李斯的望氣術,能感覺到這些兵馬俑正以同樣的頻率與節奏在呼吸。

多年征戰,秦軍死傷以百萬計,誰也不會想到楊啟以逆天之手段,瞞天欺地,將近六十萬戰兵本應入冥的魂魄招引至驪山地宮,以秘術渡入兵馬俑中,隻待合適的機會醒來。

楊啟並未有對李斯隱瞞地宮之秘,隻是為楊啟完成這一奇跡的人,楊啟從未提及。

楊啟未說,為臣子的李斯自然也不會問。

久旱無雨,天氣異常的悶熱,令人焦躁不安,便如此時陳勝的心情。

當初振臂一呼,四方雲集。

但是很快,陳勝就無奈的發現,那些呼應他的人很快便自立山頭,各自稱王了。

相對而言,自己這個苦哈哈出身的人根本沒人理會。

尤其是自稱六國貴族之後的那些人,更是對他充滿了鄙視。

陳縣已經被秦軍圍困一月有餘,求援的使者派出了十三路,結果一個援軍的影子都沒看見。

站在城頭,看著遠處軍陣整齊,如黑雲壓城一樣的氣勢,鋪天蓋地而來。

缺少鎧甲與兵器的張楚軍根本就不是百戰秦師的對手。

城內已經開始斷糧,人心渙散,唯一的機會,便是突圍。

秦軍三麵圍城,隻留下了西麵。

陳勝猜得到,在西城外肯定埋伏著秦軍的精銳之師,隻待自己殺出,便會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將自己吞下。

但是,自己還有得選嗎?

“明日一早,讓將士們吃頓飽的。吃完飯後半個時辰,全軍向西突圍。”

陳勝看著遠方的軍陣,似乎能看見那個殺神一樣的男子。

吳廣歎了一口氣,看著遠方沉默不語。

明日之後,三萬張楚軍不知道還能剩下幾個人。

秦軍大營中,唐景還在回憶一天前戰鬥的情景。

麵對麻衣襆巾,還有許多以木棒鋤頭為武器的張楚軍,至少自己的軍隊兵甲整齊。

至於戰鬥力,這些死囚與奴隸組成的軍隊,為了生命與自由,不僅令行禁止,作戰也十分勇敢,對付這些農民軍綽綽有餘。

秦軍主力正在幽京城下與幽軍進行最後的決戰。

叛亂四起的秦國境內,有限的正規軍疲於奔命。

楊啟與李斯已經沒有多餘的軍隊交給唐景,隻得征發死囚與奴隸匆匆成軍。

在匆匆進行了半個月的訓練後,唐景率這支軍隊出了武關,直奔張楚軍控製的地盤。

出人意料的,各路義軍紛紛讓開去路,作壁上觀。

唐景的大軍便輕鬆的打到了陳縣城下。

秦軍與陳勝的大軍第一日便在北城外激戰。

本以為自己可以輕取陳勝,誰知道陳勝的實力居然十分強悍。

一杆尋常的長矛,在陳勝手中,與自己手中幽都刀打得難分難解。

大明宗功法以身體強度與力量見長,而陳勝與自己爭鋒相對,以攻對攻,絲毫不懼自己。

那杆長矛與陳勝身上縈繞著的氣體遊走如龍,想來便是丞相所說的真龍之氣吧。

真龍之氣有天道氣運加持,端的強悍。

若不是手中這把幽都刀有些古怪,自己還打不過他。

真龍之氣,該如何破之?

唐景拿出了那幾本大明宗的冊子,開始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