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築心、妙行、三千界(1 / 2)

隨著龍珠的破碎,隻聽得“轟隆”一聲,那三四丈高的龍首巨石猛然顫動,一道清晰可見的裂痕橫跨整塊巨石,金黃之色瞬間暗淡了下去。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大佛山上,大禪寺後寺摩訶院,玄空方丈和玄同、玄法、玄真三位首座正共同寂坐靜悟,忽然整座大佛山是一陣劇烈的晃動,一些放置著的法器佛燈更是摔落一地。

玄空方丈霍然睜開雙眸,略一沉吟,頓時臉色大變,道:“不好,龍脈之蘊有恙,玄同、玄法、玄真三位師弟,速赴京州帝都城!”

“是,師兄!”

……

今日在大禪寺前寺祈福膜拜的香客信徒,隻覺一陣地動山搖,然後便見到後寺有三道金光衝天而起,金光燦燦直射北方,被無數深信不疑的信徒認定有真佛出世,一時間大禪寺香火更甚往昔……

帝都城外十裏,有一亭,名曰望帝,是大夏王朝開國先祖朱玄陽還未稱帝之時,率十萬將領歇息於現在的帝都城外,便是在這座望帝亭內排兵布陣,調兵遣將。

當時的還隻是混亂之都的帝都城外還未建起百丈高牆,而此亭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站立此處,窮極於目,便可將帝都盡收眼底。

朱玄陽以此處為根基,派死士前往城內製造混亂,乘城內大亂之際,揮劍進攻,一舉拿下混亂之都,才有了後世的滅十國之勢,終榮登帝位,故此亭也被後世文人雅士稱之望帝亭。

望帝亭逾數千年曆史,幾經修繕,但卻依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懷生、秋白水和秋黑水兩天兩夜日夜兼程趕赴帝都城,在進入帝都城之前,在望帝亭內歇息,以期將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以迎接城內的一切未知。

懷生雙膝交疊,盤坐於深紅色的美人靠上,雙手相交於丹田之處,隨著懷生的不斷吐納呼吸,兩道金色虹光亦繞著周身不斷盤桓起伏。

“嘿嘿,真氣凝實如質,運轉如虹,這毛頭小子到有些資質。”

將一雙滿是泥垢的大腳擱在欄杆上的秋黑水眯著一雙三角小眼,對著旁邊正襟危坐的秋白水道。

“大哥,懷生他可不止有些資質這麼簡單。”

也一樣的閉眼調息的秋白水聽了兄長的話,睜開眼看了一下懷生,然後對著秋黑水回答道。

“哦?怎麼個不止法?”

“大哥,你看著便是……”

話說此刻的懷生,經曆了無量山下的那場惡戰,再加上無量宮衍劍峰上的感悟,真氣可能並沒有實質性的增長多少,但對體內經脈律動和真氣流轉這些細微的控製卻有了長足的進步。

懷生長期受佛法熏陶,雖然做不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仍執著於兮兮生死安危,但正如秋白水所言,他們擄走兮兮必有所圖,故也稍稍安心。

大雷音神劍是大禪寺無上法門,即使在十八絕技中也可排進前三,其境界共分三重,築心、妙行和三千界。

那日佛山論道,懷生借玄空大師逆天手段暫入凝氣之境,聚世間正氣,著天地雷音,一怒之下,大雷音神劍隨心而發……

此為築心,亦是鑄劍,凝劍於指,降妖伏魔,但劍氣受經脈真氣所累,卻隻能含而不發。

而妙行,即無住,則不滯,雷音劍氣離體而出數十丈,揮手間皆可成劍,再無任何阻礙。

三千界,更是一個權限於傳說中的境界,傳聞入此境者,隨手即成劍界,劍道縱橫即化三千大千世界,這一境除了創造十八絕技法門的的迦蘭 祖師外,至今無人見過。

而此刻的懷生,右手食指中指並指如劍,遙指前方,體內的真氣是奔騰如河,而經脈亦隨著他的呼吸吐納是不斷律動,將股股深厚的真氣輸送到兩指之間。

一道金黃色的光輝至指間耀起,如一輪灼熱的烈陽一般,竟能感受到許些灼燒感。

但仍有源源不斷的真氣隨著經脈的律動,被送自指尖少商穴和中衡穴,而光輝卻不耀反降,在兩指方寸之間被不斷壓縮。

隨著最後那兩道在體內盤桓起伏的金色虹光亦一同湧入那輪指尖烈陽,再也承受不住的能量轟然爆發,一道直徑有二尺來寬的金色光柱驟然迸出望帝亭,於十丈開外連番炸開數棵老樹後才逐漸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