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端著茶盞開口道:“國師有什麼事兒但說無妨,本王可還欠您一條命。小兒也要拜托您。”當年這師徒倆的救命之恩,顧琰的算是回報過了。但明暉的,他就一直沒有找到過機會。他這會兒有點納悶,國師有什麼事能求到自己頭上來?不過有這麼一個報恩的機會,總好過一直欠著。尤其這恩人看起來無欲無求也無所畏懼。當初聯手對抗國師是雙贏的事兒,說不上誰欠誰。就是那一棟小院,後來明暉不是直接還他是賣回給他,可他的性命難道才值區區三萬兩麼?何況,當初明暉的境況多難啊,為了救他不惜搞得百上加斤的出逃,就連顧琰都顧不上。
明暉放下茶盞,“既然王爺這麼說了,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如果皇上真要對琰兒下手,還請王爺看在我當年救你的交情上伸手一援。”如此,就牽扯不到其他上頭了。
晉王微微一愣,擰眉道:“父皇的心思還沒有轉變?”就每天看著團子哥三,這心思也得潛移默化的消磨掉啊。原來是為這件事,那就難怪明暉會開口了。
“誰知道呢?做好後手總好過到時候沒有轉圜餘地來得好。”
“那倒是。不過,本王如今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啊。”
明暉搖頭,“除非王爺自己非要當那泥菩薩!”太子把人邀到此處,其實已經是伸出友好的手了。接下來就看晉王肯不肯握手。
太子是有些得天獨厚了,江山美人在手,還要求晉王傾力相助。晉王可以為了那些願意跟隨的人,放棄起兵回到京城聽候發落。但還要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有些強人所難了。所以明暉說這個話,其實是想借此在晉王心頭天平的一端增加點砝碼。如果他再退一步,可以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也可以有能力對顧琰給予一些幫助。
說白了,雖然這樣晉王必定是意難平,又要委屈求全,但明暉希望他能夠助太子一臂之力。再退一步才能真正的海闊天空啊,隻是晉王自己那關有些難過。這是處在他的立場能說的,至於其他,就要看晚上太子趕到後怎麼說服晉王了。這件事,顧琰可以組織也可以參與,但太子不在,她就不方便單獨說服晉王。所以明暉才會自己開口。這是希望以他的力量來促成之後兄弟齊心的格局了。在這樣的大局中,他的力量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沒分量。
要一個原本可以主導的人去做輔助,輔助的還是搶走了自己江山、美人的人。這是夠憋屈的。所以晉王的心情明暉也很理解。但是有的時候就是既生瑜何生亮!
“王爺,今天來的路上,琰兒給團子講了一個道理:雲在青天水在瓶!這世間每一種事物、每一個人,都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位置。興許這個位置不是一開始我們所期許的。畢竟有的位置上那就隻能有一個人。隻要可以達到最初的目的,換個位置又何妨?而且,若王爺回來隻是一味的消極以對,擺出任人發落的樣子,您這次回來的目的也不能全部達到吧?”晉王如果與太子達成一致,那麼那些跟隨他的人的境遇在他的幹預下肯定會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