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琰這才道:“父皇,兒臣確實別無所求。阿允是太子,團子是世子。除此以外,我還求什麼呢?父皇擔心我如祖母、姑祖母一般沉迷權勢。姑祖母也是因為不曾嫁人別無寄托,為了幫太後和父皇穩江山,慢慢才走上攬權的路的。但姑祖母最後不還是急流勇退,歸隱洛陽了麼。至於祖母,她得不到夫婿的心,活著的兒子又不出挑,眼看著曾經一度輝煌的家門要就此敗落才會一心想靠調教一個孫女進獻太子抓著權勢。可於我而言,有阿允傾心相待,我要那些權勢做什麼?隻要十五年,團子就長大到完全可以獨當一麵,難道我去跟他爭搶麼?我與阿允,這十五年的恩愛還是能有的。”
“朕擔心的便是你這個別無所求。允兒今時今日能辦到,將來呢?這也是老調重彈了。你說到十五年後,朕也想過。確實如此!允兒和團子都不是能任人拿捏的主。而且殺了你,萬一讓允兒重蹈朕當年的覆轍因情誤國,豈不可惜如今的大好局麵?團子和球球長大了,又怎麼能不怨怪於朕?哪怕朕已撒手人寰,也不想被他們恨。”
顧琰聽老爺子說到這裏,心頭不由一動。之前阿允和師傅都說皇帝殺她之心已經動搖了,聽這口風居然是真的。
“朕身邊看重的不少人替你說話啊,顧氏。如果真的一意孤行殺了你,怕是要惹得他們在心頭都遠了朕。今早,允兒已經過來過了。他說卿兒當年其實也不想撒手而去,也舍不得剛出娘胎的兒子。但是她待產之時,心頭負累太重。最後油盡燈枯,還在為兒子謀算。因此不讓朕見她最後不是那麼美的容顏。問朕是不是一定要悲劇重演,讓你們母子天人永隔。讓他也承受當年朕承受過的痛楚。”
顧琰抬起頭來,原來阿允今早已經來過了,還說了這些話。他說從他懂事起,就不敢再把母親掛在嘴邊戳老爺子的心,這回為了她怕是也顧不得了。這個男人,真是不枉自己愛他一場,為他生兒育女,為他在宮裏畫地為牢。在即將接位的當口,還能想著她的事。昨晚睡去時看著意氣風發的阿允她其實是有所埋怨的。原來是錯怪他了。
“父皇,兒臣想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請您給兒臣這個機會!”顧琰深深的磕下頭去。
“朕知道,真的出手的話,允兒哪怕李代桃僵也一定要保下你。就是老三,也絕不會袖手旁觀。弄出那麼多事來也是麻煩。其實真要殺你也不是殺不了。如今的紫檀精舍,朕還把控得住。但殺了你,卻要跟兒孫離心,師弟、師妹也必定生怨,那朕剩下的日子怕是不那麼舒坦。這樣想來,似乎不是那麼劃算。但不留下製約,又怕你將來真的負恩翻天。”
皇帝頓了一下盯著顧琰道:“梁國公便給朕出了個主意,讓朕留下一道遺詔製約於你。將來不管是什麼時候,隻要你敢作亂,自有人出示這道遺詔要你的命!朕觀察你行事已經數年,倒的確是並無私心。尤其是這次老三差點搞出一場亂子,你的應對很是不錯,有一國之母的風範。也罷,便按梁國公的建議處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