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琛失望之餘,也幹脆撩開了手,對這些人基本放棄,殺了一批蛀蟲後,對著剩下的那群庸臣也頗為無奈,這些人倒也沒做什麼壞事,可他們占著位置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這就是最大的壞事。沒辦法,這些人調職的調職外放的外放,有能力就自己爬上來,沒能力就占據幾個不重要的位置拉倒。
最後,他加緊對底層士兵的撫恤,然後將精力投入了季培的武器開發與打造上。
季琛有許多的計劃,可看著這位老人,他實在是有些說不出話來。
從喬老將軍去世以後,越國再也沒有這樣的英雄了。
漠南胡未空,漢將複臨戎。[1]
可他又不得不用,因為沒有人趕得上他,最近夏國虎視眈眈,他也無法歇下來。
喬老將軍還算精神抖擻,雙眼炯炯有神,“臣願為陛下效命,還望陛下莫要猶豫。臣雖年老,心卻不老,身體還算健碩,倒也可以再拚搏一番。”
安排好的宅院、輪值的太醫、大批的藥材、多年未見的親女,這些都是季琛的誠意。不僅如此,跟著他一同回京的十來個將領也多有賞賜,就連士兵也額外領了一份軍餉。
他感念季琛的恩情,也願意再為越國盡一份力。
猶如廉頗老矣,依舊能征戰沙場。
都是聰明人,季琛和這位喬老將軍簡單交流幾句,便直入正題,“我要建立一所屬於武將的學校,培養起一批武官,專門學習如何排兵布陣、練兵打仗,將來能夠接替你的位置。”
文臣穩固朝綱,可武力才是支撐一個國家的基石,武將的缺少才是最致命的。
想到這裏,他不由暗罵前麵幾任帝王有病,一天天就盯著京城這點地方,也不看看越國的疆土如何了,尤其是先帝,他不知道霍霍了多少武將,根本就沒幾個人給他留下
。
如今朝堂上青黃不接,一批老人苦苦支撐,主角們也需要飛速成長。
禦書房的燈火未熄,後宮裏,也有一處宮殿的燈亮了整夜。
季韶握著喬夫人冰涼的手,“不必過多擔憂,二哥從來都不是好殺之人,也絕不會濫殺忠良。他早就想著擴充武將,改變一下重文輕武的局麵。”
喬夫人看著外麵,眼淚倏然落下,低頭擦拭眼淚,接近五十的她也有了幾分老態,“我喬家人口最為鼎盛時期,整整七十三口人,我有兄弟姊妹,如今兄弟皆戰死沙場,嫂子和弟妹也因邊疆事務各自因病去世,姊妹也大多遠嫁,音信渺茫,如今家裏,也就剩我和父親了。”
曾經諾大的喬家,如今變成如此。
她怨怪過先帝對他們喬家太過提防,克扣軍餉,她也曾怨怪過夏國太過強大,但她更怪的,是自己。
她空坐在皇後的位置上,卻沒能利用起權柄,沒能爭取到帝王的信任,沒為將士帶來絲毫的好處,甚至被廢了後位,還要遠在邊疆的父親來聯絡宮人保她一命。
如今,她重新選擇了季琛,培養了季韶。
她希望季琛能關照她父親一二,希望季韶能繼承弘揚喬家的意誌,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安享晚年、此後順遂,也希望邊疆從此安穩,百姓不再有征戰之苦。
禦書房裏,季琛還在和喬老將軍商量正經事,“這個軍校的框架先拉起來,一開始不用做的太好,趁著夏國的使者團還在,趕緊跟他們多切磋幾次,摸一摸他們的風格。”
喬老將軍能在邊疆待這麼久還穩住局勢,自然也不缺腦子,他心裏琢磨了下,慢慢領悟,看著季琛的眼神頓時變得難以言喻。
季琛輕咳一聲,“反正他們的使者團也配置不錯,我瞧了一眼,他們五百多人裏有騎兵有步兵,武器也算是銳利,還有好幾個將領被派了過來,年輕人不少,正好,我們的人趁著這個機會,也看看他們的底細,看看他們是如何行軍打仗的。”
夏國的人想
來見識一下越國的虛實,越國的人也想見識一下夏國的兵法。
喬老將軍緩過了心裏那道坎之後,越想越覺得計劃可行,還補充了幾句,“他們的馬匹都不錯,以往夏國和越國互相敵視,倒是沒能留下多少,如今這些馬大多是公馬,我們可以趁著這段時間,選一些品質不錯的母馬,試試配種。待這些母馬生產,我們的馬匹也會更加優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