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第二步(1 / 3)

李柃自創絕塵香以來,地位大漲,在總會那邊都掛上了名號,這原本應是理所當然,但如今,他發覺自己還是低估了此物的價值。

這可不僅僅隻是關鍵時刻躲避雷劫,順利渡過眼前難關那麼簡單。

避劫消災,遠不止於作用眼前。

那些總會長老們久居高位,接觸到的秘辛更多,或許會對此物有所認知。

但這種事情也不大容易求證,李柃收起思緒,決定還是先管好自己再說。

反正絕塵香的煉製之法控製在自己手裏,就算暫時難尋無垢寶材,也不用著急。

“利用龍心石的第一步已經達成,證實那事之後,以後再接觸燭兀本源之物,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了。

不過如今尚未測試出絕塵香的極限,能不沾染,還是盡量不要沾染為好。”

帶著這般的想法,他繼續以破廟掩藏龍脈氣機和自己行蹤,同時進行下一步的利用。

……

“快來看啊,這裏好多魚!”

“真的,快,捉些上來!”

“等等我,我也一起!”

荒村下遊,數百裏外,幾名孩童於河邊嬉戲,突然發現水麵一陣翻騰,大群亮如銀刀的河魚跳了起來。

它們似乎在逆流而上,追尋著什麼。

陽光下,魚躍水騰,碎銀傾瀉,整個河麵變得生機盎然。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也顧不上河水冰冷,就想趟著入水去捉。

這一群魚的數量有成千上萬之多,有些自己遊到了淺水區,幾乎伸手就可以撈著。

孩童們捉了一條又一條,猶自絡繹不絕。

午間,村子裏麵的大人們聞訊而來,發現河中的異象已經平息,但那些捉上來的魚不會說謊,一條條的,都是新鮮而美味的食物。

“這還真是奇了,莫非河神爺可憐我等,賜些吃食?”

大人們毫不猶豫的把這些送上門來的鮮魚烹了,給家裏加餐,同時猜測起它們來曆。

也有人道:“就這幾條破魚,曬幹了當下酒菜還嫌塞牙縫,要真河神爺顯靈,早點下雨才是正經。”

鄉間物資匱乏,但每家每戶多出幾條魚也頂不上什麼用處,所以談論過後也沒有什麼人在乎,還不至於為了這幾條魚就幹守株待兔的事情。

然而第二天,孩童們在河邊玩耍,再次發現成百上千河魚逆流而上。

又是一場大豐收。

第三天,第四天……幾乎日日都有一批河魚出現,天天加餐,吃得是家家歡顏,戶戶慶幸。

這個時候,就算是最遲鈍的鄉民都反應過來了,這邊的河流絕對出了問題。

有鄉間讀過書的,當下便想到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和耄老族人們商議要不要報官。

有鄉紳老者道:“官府曾有令諭,凡我大乾子民,見異聞奇怪,妖魔行蹤,都得稟報。”

“二伯公,理是這麼個理,但報官的話,會不會太麻煩了?”

“就是,接連數日異狀,可能是魚汛到來,也有可能是其他偶然性質的原因。

這要是勞動了縣衙上的老爺們下來,白忙一場,我們能討了好。”

“那幫衙役吃拿卡要,躲都躲不及,還要他們下鄉來做甚?

再說了,就算真有什麼妖魔精怪又如何,又不是明知謀逆造反不報……”

千言萬語,彙聚成一句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是鄉民們的生存哲學。

除這個鄉村之外,下遊各地,綿延三百裏,途經各處山林,河穀,鄉鎮也相繼出現異象。

有些地方是魚蝦生長,草木豐茂,有些是群獸聚集,夜中放光,有些則幹脆狐精野怪開啟靈智,開始踏上修煉之途。

越來越多的異常事件顯露端倪。

但短時間內,幾乎所有地方都不約而同選擇了熟視無睹。

畢竟這些都是鄉野之地,對一些怪誕之事免疫力極高,也缺乏信息交流的渠道,對官府有所畏懼。

然而苗頭既然已起,就不會輕易自行消弭。

隨著水脈靈蘊的擴散,龍心石的力量蔓延到了五百裏外一個鄰水的縣城,當地父母官是個有責任心的年輕官員,很快便上報異聞司,再行轉呈鎮魔司,道籍司,開始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