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盛國公府,盛明玉準備坐上馬車的時候,隻見國公府門前的牌坊前,有幾個穿著不凡的男子正圍著一個約摸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朝著國公府走去。
細細一看,盛明玉發現,被那群男子圍中中間的男子,便是她的叔父,盛國公的當家老爺,官居一品的盛國公盛洛。
她與這位叔父隻見過幾麵,沒有過什麼交談。
但是她知道,她這位叔父盛洛,和她嬸娘孫氏,是一個德行。
要不然盛洛也不會娶了像孫氏那樣的人回來。
因著隔得遠,宋錦並未聽清他們在說著什麼,隻隱隱約約聽見應該青衣男子說。
“江州柳州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朝廷準備派人下去賑災。朝廷有意讓盛國公擔任賑災使,隨著京中的幾位禦史一同下去。”
不過她瞧見盛洛搖了搖頭,顯然是不願去。
賑災使是最得罪人的差事,因為朝廷撥下去的賑災款項,在京中還是幾萬兩銀子,到了下麵,真正到了地方衙門的手上,就變成了幾千兩銀子。
這些賑災款項,被下麵的官員,逐級盤剝,到了地方官手裏,不就隻剩幾千兩銀子了。僅憑幾千兩銀子來賑災,簡直難上加難。
盛明玉想罷,上了馬車之後,在車裏暗自歎了幾息。
這樣的事情,不是她這樣的小民能夠管的,她還是管好自己,該怎麼想辦法賺錢吧?
回到府裏,安心給她準備了熱水,洗漱一番後,又換了衣裳。
今日灶上伺候的廚娘告了假,明玨和她的晚飯,還沒有著落,她打算親自下廚,給明玨做一頓豐盛的晚飯。
住在她們家隔壁的楊家,可憐她們姐弟二人,每隔三五日,就會讓人送些新鮮的蔬菜過來。
盛明玉去到門房,拿了楊家差人送過來的新鮮蔬菜後,就抱回了小廚房。
楊家今日送來的蔬菜有去了泥的藕段,新鮮的蓮子菱角,幾根蔥,還有一條活魚。
看著盆裏正活蹦亂跳著的活魚,宋錦想著今晚可以做一道鯉魚湯,給明玨補補身子。
明玨這幾日挑燈夜讀,人都熬憔悴了不少,給他喝點魚湯,也能給他補補腦。
做好了飯菜,盛明玉叫安心去請明玨來灶上用飯,原是要送去明玨屋裏,給他自己吃的。
但想著叫明玨出來一趟,也能讓他透透氣,醒醒神,就讓他來灶上用飯了。
用過晚飯後,盛明玉想要留明玨這小廚房裏說上幾句話,想要告知他今日在盛國公府發生的那些事,可還沒等她開口,明玨便以功課繁重,先回了書房。
叫人收拾了碗筷,盛明玉出了小廚房,要往明玨所在的書房去的時候,門房這邊就有人來報,說是隔壁的楊家太太過來了,有事想要和盛明玉商量。
讓小廝把楊家太太請到前院的小花廳,盛明玉換下了那身滿是油煙味的衣裳,又洗漱了一番,整了整發髻,才去了前院的小花廳。
因著這些年盛明玉辭退了很多丫鬟仆婦,前院的很多地方都閑置了,沒人收拾,也就落了很多灰。
除卻了待客的那間小花廳外,其他房間,都是上了鎖閑置的。
“今日讓人送來的那條活魚,可新鮮?”楊大太太笑著開了口,身後有一個婆子兩個丫鬟伺候著。
楊大太太身邊還坐著一個姑娘,是隔壁楊家的五姑娘,楊大太太的小女兒,楊月兒。
楊家老爺是禦史台的禦史,在朝廷之中,威望還是很大的。
“多謝夫人,那條魚很新鮮,熬出來的魚湯,也很鮮美。這些年多謝夫人對我們姐弟二人的幫助,若夫人有什麼事情,盡管開口。隻要在我能力範圍之中,一定竭盡全力幫助夫人。”
盛明玉看出來了,今日楊大太太上門來,像是有事想要求她幫忙。
聽盛明玉這樣說,楊大太太這才開了口。
“明玉姑娘,我今日之所以上門,的確是有事想要求明玉姑娘。我家月兒年紀也不小了,我想要請個教書先生回來,教她讀書習字。可我找遍了整個東京城,也沒找出一個女的教書先生。”
“知道明玉姑娘也能識文斷字,我想要聘請明玉姑娘,到我府上,教小女識幾個字,能看得懂文章寫的是什麼就行。”
楊大太太話罷,讓身後的丫鬟,打開了她帶來的一個匣子,隻見匣子裏放了張一百兩的銀票,還有一對水頭不錯的玉鐲子。
“明玉姑娘,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望你收下。”
原先她還想著,該怎麼賺錢來供給明玨讀書呢。
沒成想楊家大太太竟把這個機會送了上來,請她去楊府教楊月兒讀書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