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火藥味(下)(2 / 2)

“今次上奏,目的已成,又何必節外生枝?”楊溥搖了搖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敲了敲桌子,“雖是年關,總有些公文還需票擬,著他們進來罷。”

其餘的內閣大學士點了點頭,一邊兒感慨著薑還是老的辣,一邊去吩咐人把公文遞上來。

說白了,郭敬這個案子,不過是個前戲,為的就是在皇帝和王振之間做個扣,讓皇帝對王振起疑心,隻要這個目的達到了,別說現在這個情況郭敬必死無疑,就是郭敬逃脫了死罪,被扔進菜園子裏種地或者扔去鳳陽看守皇陵了,那外朝都是賺了的。

而這個時候,把楊尚荊連帶著藩王的推舉丟上去,隻能讓皇帝失了方寸,下意識的更依賴王振,到時候就算是郭敬的罪名坐實了,皇帝也不可能再責怪王振了。

孤家寡人的,能說話的人……本來就不多啊。

一眾內閣大學士整理著公文,到了晌午吃飯的時候,這才一個個從公文堆裏抬起來頭,曹鼐想了想,終究是沒忍住,低聲歎息了一句:“尚荊……可惜了。”

他能入閣,實際上還是楊榮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否則就憑這楊士奇那個腦子,隻能在王振提出要求之後和王振剛正麵,這個人情,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不能忘了的,所以對於楊尚荊這個楊榮的子侄,他的心情也是很複雜的。

“沒人比他更合適了。”一向性格寬厚的馬愉在沉默了半晌之後,慢慢地吐出了這麼一句話來。

想要讓皇帝感到害怕,就得真正的把刀子紮進他心頭最柔軟的地方,藩王有著法理上的繼承權,周王還是皇帝的長輩,楊尚荊是反閹的事實上的首倡之人,承載了皇帝陛下太多的記憶,將這二者相結合,就是一件很可怕的武器。

最重要的是,楊尚荊現在除了他們之外,京中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的根基,動楊尚荊做刀子,是造成影響最小、外朝損失最低的選擇。

一向以決斷著稱的曹鼐聞言,也隻能點了點頭,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們這些人想要成大事,想要恢複仁宣二朝以來眾正盈朝的局麵,就必須做出犧牲。

“不過而立之年,總督三府軍務,備倭浙江,雖不能比古之甘羅十二拜相,卻也是百年難遇的了。”一直坐著小透明的陳循突然歎了口氣,聲音裏也不知道是什麼意味,總之,很是複雜。

楊溥低著頭,沒有說話,慢慢地將桌上的公文收好,輕輕地敲了敲桌子,然後抬起頭來,歎了口氣:“散官官銜,給他求一個罷。”

明朝的散官是跟著品級走的,和宋朝那種職官、散官分開授予的方式還是不一樣的,不過嘛,規矩也沒有直接定死了,裏麵的操作空間還是有的,隻要楊尚荊立了足夠大的功,或者是給朝廷的臉上抹了足夠多的粉,那麼給他求取一個高規格的散官,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