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夫斯同樣很驚訝,郭旭使出的正是他最擅長的技術——交叉步變向!
關於過人,美國人用了“Crossover”這個詞,可以理解為“跨越”。籃球場上每一次對抗都像一場戰鬥,而甩開對手代表著勝利。
郭旭前世就喜歡持球過人,當他一個假動作騙過對手,成功突破的時候,那種感覺太爽了!過人不僅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還能獲得滿足感、虛榮心。
其實,郭旭的交叉步是克裏夫斯手把手教的,隻是他不記得了。
郭旭連續十天中午請克裏夫斯吃豪華大餐,飯後兩人找個球場對練一小時,然後郭旭去健身,克裏夫斯出去玩。吃人嘴短,克裏夫斯在教絕招的時候沒有任何保留。
籃球愛好者們都會變向過人,簡單有效。做的好壞關鍵看細節,有些細節很少被重視,大部分人都是憑感覺隨意做動作,這是不對的。
和很多人一樣,克裏夫斯的變向技術是模仿“小蟲”蒂姆-哈達威。
90年代初,crossover動作逐漸風靡全美,哈達威的連續胯下運球配合著體前變向,被球迷們稱作“Two-Step”(兩步過人)。湖人隊名宿“魔術師”約翰遜評價說:“當你麵對哈達威的時候,聽到籃球拍在地麵上發出‘砰砰’兩聲,他已經從你的身邊過去了。”
這動作還有另一個名字叫“killercrossover”!其實並不難,胯下運球後銜接一個前提變向,加速突破即可,但真正能把這個動作用出效果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隻是膚淺的模仿,並不了解球員重心變化和目的。
克裏夫斯剛好是個領悟了這招要點的人,他指導郭旭,運球需要在雙手間進行快速的傳遞,也就是雙手快速運球,球要低於膝蓋,並且幅度要超過膝蓋的外側。在做交叉步變向的時候,雙腳不要保持平行,否則速度會變慢,從而讓防守者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應,以至於錯失了突破的良機。
白隊進攻,克裏夫斯也用交叉步變向過人,靠著郭旭強行上籃還了一個,14比8。
紅隊進攻,郭旭帶過半場,揮手讓隊友們拉開,中路再次單挑。
“這次我不會再讓你過去了。”克裏夫斯自信的笑道。他盯著郭旭,注意力高度集中。
上回合他有點輕敵,郭旭從沒這麼打過他才吃晃,這次他降低重心,保持了距離。
郭旭胯下運球交到右手,沒往左側變向,而是接右腳後撤步和克裏夫斯拉開了兩步距離,急停三分出手,還加了點後仰。
克裏夫斯沒有吃晃,但他起跳稍微慢一點就沒能蓋到,球劃出一道美妙的弧線,空心入網!17比8。
後撤步在未來很流行,簡單實用。要領是胯下換手之後球不再落地,直接拉球而起同時向後跳步,和防守人拉開距離,創造出手空間,這是矮個子球員的必修技能。
郭旭忽然使出這招,克裏夫斯沒反應過來。場邊伊佐教練用力的給郭旭鼓掌,叫道:“幹的漂亮!繼續這麼打!”
克裏夫斯見郭旭連續得分,來了脾氣,下回合持球強攻造犯規,兩罰全中。比賽變成了兩名後衛飆分。
雙方你來我往又打了5分鍾,郭旭突分投結合,敢於承擔責任,但麵對克裏夫斯還是稍遜一籌,比分被漸漸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