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聳了聳肩,笑道:“醫生也解釋不了人腦的事,反正我現在變的愛說話了,身材沒變化的情況下,力氣都大了很多,我覺得很棒。你們表情這麼嚴肅,該不會喜歡我過去那沉悶的樣子吧?”
外婆伊莎貝拉說話了,笑道:“我覺得傑森現在挺好的,他小時候不像個孩子,一點活力都沒有,高中畢業舞會都沒有邀請舞伴。”
郭旭笑道:“外婆說的好,現在我要是參加高中舞會,想邀請誰就邀請誰,姑娘們能為我打起來。”
高中畢業舞會非常隆重、講究。由男生邀請女生參與,在學校的最後一年留下最美好最難忘的回憶,屆時也會選出一年一度的King和Queen。會有攝影師來給參加的學生拍照片,結束後領取留作紀念。
美國人不是死讀書,在學校裏混得好的人更要多參加活動,這樣才能認識更多的朋友。但總有那麼一些人,生活中缺乏活力,上學時人際關係薄弱,畢業後工作沒人賞識,找不到女朋友。
以前的郭旭明顯就是這種人。要是他生在中國,也許會被稱為“實在”,仿佛情商一低,道德就會比活躍人士高很多,戀愛不劈腿,結婚不出軌,成為一輩子付出的老實人楷模。
但在美國,喜歡“老實人”的人太少了。大部分美國人認為木訥的人很害怕變化,最怕麻煩,也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內心猶豫沒有決斷力。這種人是天生的失敗者,毫無競爭力,如果誰跟他吵架,他也會笨嘴笨舌,一敗塗地。
郭旭的父母早就為他的將來擔憂,想過再要一個孩子,可惜沒成功,第二個孩子流產了。
現在的郭旭成了讓人仰視的存在,他對未來款款而談,說已經找好了經紀人,六月末參加NBA選秀肯定被選中,總是信心十足,和從前判若兩人。
一家人都覺得他變化比想象的更大,在他們看來,才一周沒見而已。
郭誌平擔憂的問:“你這種情況……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吧?”
“有啊,醫生說我長期處於精神亢奮狀態,再嚴重點就是精神躁狂症,閑不住,愛表現,還情不自禁的想說垃圾話噴人。不過我覺得不是什麼壞事。”
“……”四人麵麵相覷,這還不是壞事?聽起來像是神經病的一種啊!
躁狂症的典型表現為輕鬆愉快,自我感覺良好,感到其生活絢麗多彩,無比幸福和快樂。另外會精力旺盛、活動明顯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無終。
郭旭裝這種病人沒壓力,這個理由也足以解釋他為什麼忽然變強。亢奮嘛,就和吃了興奮劑一樣爆發了。
時間循環裏他曾用這種說辭過關,現在家人也都表示可以接受。因為郭旭說話條理清晰,不像瘋了,他挨了一肘變的性格開朗,能打NBA賺很多錢,算得上因禍得福。
聊了一會兒,郭旭問:“你們有誰願意參加後天的奪冠遊行嗎?四強賽都沒人去現場支持我,這次該不會還沒人去吧?”
外公布萊克笑道:“我沒事幹,一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