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查看了這個世界的NBA聯盟10年間發生的大新聞,一個微小的變化就能造成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導致曆史麵目全非。
這個平行世界的變化更大,事情的起因大概隻是鄧肯的母親年輕時多做了一次體檢。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1990年鄧肯生日的前一天,他的母親因乳腺癌去世了。當時鄧肯隻有14歲,母親臨終前希望他能夠完成大學學業,做個文化人。所以,鄧肯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他雖然實力出眾,卻在大學畢業後才參加了NBA選秀。
這個世界鄧肯的母親早早的發現了胸上的小腫塊,順利通過手術改變了死亡的結局,自然也就沒了讓鄧肯上大學的遺願。
鄧肯一家人支持他早點進入NBA,隻要順位靠前有保障合同,全家人都能跟著享福。
1993年,鄧肯進入了維克森林大學心理學專業就讀。在首場對陣阿拉斯加大學的比賽中,鄧肯一分未得,大一的他隻是個身體出眾的普通內線。
鄧肯最初的夢想是成為遊泳運動員,因為他姐姐曾是美國國家遊泳隊的。
後來鄧肯受到姐夫的影響,加上身材高大,14歲開始改練籃球。他有著很高的智商和籃球天賦,這是他能迅速成為球星的原因,一開始沒有人料到他後來強到能在陸地上對抗“大鯊魚”。
憑借高強度的訓練,鄧肯的表現迅速竄升。大學二年級時,在一場對陣華萊士大學的比賽中,鄧肯獨得25分,傑裏-韋斯特當時便認定他將成為1995年的NBA選秀狀元,可惜湖人沒有高順位選秀權。
雖然鄧肯大學前兩年球隊的戰績並不出色,他的數據也不是特別勁爆,更沒有包攬過個人榮譽,但他自信能適應NBA強度的比賽,參加了1995年NBA選秀。
提前兩年參選的鄧肯並沒有成為狀元,隻是略壓了高中生球員加內特一籌,第五順位被森林狼選中了。
倒黴的加內特第六位被灰熊隊選中,這個時期的灰熊地處溫哥華,沒有球星願意加盟,年年戰績墊底,比森林狼強不到哪裏去。
郭旭覺得這就是命,加內特注定是要成為“北境之王”的男人。
加盟森林狼後,鄧肯的新秀賽季並不出彩,球隊連季後賽都沒打進,他場均12.5分8.8籃板2助攻2.2蓋帽沒能爭過“小飛鼠”斯塔達邁爾獲得最佳新秀。
這並不是鄧肯能力不行,而是他獲得不了球權。森林狼1995-96賽季的老大是NBA著名毒瘤的伊賽亞-萊德爾,內線也有克裏斯汀-萊特納和鄧肯分享出場時間。
這賽季森林狼的戰績有了變化,選秀順位隻排在第八名。
1996年選秀大會上,已經有了加內特的灰熊沒用探花簽選中位置重疊的大前鋒謝裏夫-拉希姆,而是選中了控衛斯蒂芬-馬布裏。
緣,妙不可言……
雄鹿在第四順位選中了拉希姆,如果他們選中馬布裏,是樂意和森林狼做交易的。
當森林狼想交易事先看中的馬布裏時,同樣缺少好後衛的灰熊拒絕了。
猛龍選中斯塔達邁爾,綠軍選中安托萬-沃克、快船選中洛倫岑-懷特,雷阿倫掉到了第八位才被森林狼選中,鬱悶到不行。
交易不來馬布裏,森林狼也隻好留下雷阿倫了,雙方都挺不情願的。
無心插柳柳成蔭,等“攪屎棍”萊德爾被球隊清洗,萊特納被交易後,森林狼的春天就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