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在籃壇退役後,郭旭不可能立即退休。披薩店他是懶得經營的,親戚們幹著就很好,他想走娛樂圈的路線。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能抄襲的東西越來越少,遲早他會失去先知先覺的優勢。那時他怎麼辦呢?從一個天才忽然變成了廢柴?
這次他不作死了,也不想當種馬,隻想安安靜靜的學點知識。至少要在出了循環之後,電影相關的知識都懂一些。多了解一些東西總是好的,提升演技更是受用無窮。
USC一直在全美各大電影學院中排名第一。從奧斯卡獎和艾美獎到美國及世界各大電影節,都留下了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校友們的光輝成績,自1965年以來,平均每兩年就有一位校友獲得奧斯卡獎的提名!
不過郭旭旁聽,沒有在教室裏看到什麼未來的明星。電視劇明星有幾個,電影裏露臉的也有,但在他的眼光看來,這些人真算不上什麼明星。
還有一些外國來的留學生,未來會在歐洲混出名堂,郭旭也叫不出名字來。
歐洲三大電影節每年都是一群小眾文藝片去參選,然後獲獎的一般是最小眾的那個,至於那些歐洲電影裏的演員,郭旭認識的沒幾個。他知道的外國演員也都是演商業片為主的。
郭旭的學習方案很簡單,先搞清楚一學期要上哪些課,然後找個演技好的學生,直接花錢雇傭,讓對方來單獨教,按教材一堂堂課順下來。
郭旭沒有考試的壓力,他也不會特意去找習題來做,能學到多少,就看他的悟性了。
他這次和以往循環最大的不同是放鬆,不強迫自己做任何事,如果練球練煩了,休息一個星期出去玩玩,想做什麼的時候就去做。
這種方式練球效率當然很低,郭旭一點也不急,他很享受時間循環裏的生活,天天吃不同的東西,做不同的事,除了有些對話重複外,沒什麼難受的。
現實中有很多人,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重複了一萬多次。這並不是誇張,大部分人的人生是無聊的。
人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每天都慢悠悠地期待著長大。長大之後才發現,時間又過得如流水,還沒有回過神來,這一年又快過去了。
為什麼?也許是因為小的時候,你總是在接受新的事物,每天的發現都在打破你曾經的認知,所以你感受到了時間。而成年後,大多數人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生活,麻木得已經讓他們失去了感知時間的能力。
郭旭過著同一天,卻比大部分人要充實,他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每一天都在提升著自己,他沒有浪費自己的能力。
在郭旭的有意控製下,他練球的時間並不多,過了整整三年才結束了這次時間循環。
這是他最輕鬆的一次,身體不累,精神放鬆。
再次從床上醒來,時間是早上八點多,郭旭伸了個懶腰,覺得過了這麼久,對陣馬刺贏不贏都無所謂了,他會以最佳心態出戰接下來的比賽。
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他無論和梅根、達達裏奧約會多少次,都沒達成過雙飛成就,隻是在酒店等梅根睡著後和達達裏奧偷過情,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