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怪我們……本來溫侯是打算昨夜就追過來,但是被王司徒攔阻。
你也知道,那些涼州蠻子不好對付!特別是徐榮將軍被那姓丁的家夥所殺,再也無人能夠壓製那些涼州蠻子。所以,溫侯必須親自坐鎮,否則長安那邊一定會亂起來。
今早,張將軍被派去華陰招降段煨。
溫侯這才騰出手來,率部趕來……他此次率三千飛熊軍,距離此地大約還有三十裏,天黑之前一定能夠到達。
你這邊情況如何?
為什麼那些家夥,到現在還沒有渡河?”
“丁辰沒有回來。”
“啊?”
“前天夜裏,蔡公之女失蹤,丁辰帶著龐德等人前去尋找,至今仍沒有消息。
我覺得,溫侯大可不必等他出現,隻要拿住了他的家人,那丁辰自然會束手就擒。
所以,我覺得溫侯若要動手,今夜就是機會。”
青年聞聽,連連點頭。
“溫侯也是這個意思,他就是讓我告訴你,今晚他會在女媧坳等候你的消息。
到時候你在渡口點火,火勢一起,溫侯就會率部殺至。這一次,你可算是大功一件。”
青年言語中,帶著些羨慕。
可是賈衢卻絲毫不覺得高興,反而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如此,那咱們今晚,起火為號。”
“保重!”
青年帶著人離去,賈衢則在路旁呆立片刻,這才上馬。
他是並州人氏,入洛陽前,一直是在張遼帳下效力。
後來張遼把他派到丁辰身邊,原以為會一直跟隨丁辰,卻不想在丁辰出征滎陽的時候,王允突然派人找到了他。王允是太原人,也是並州人氏,且名聲響亮。賈衢身為他的同鄉,自然也對他非常熟悉,甚至有些崇拜。王允找到他,告訴他董卓實乃國賊,而丁辰則是助紂為虐。他希望賈衢能為國效力,幫他監視丁宅的動靜。
賈衢當時頭腦一熱,就答應下來。
可隨著董卓遷都長安,賈衢也漸漸清醒過來。
特別是丁辰救下弘農王妃,更殺死王越,揭穿了王允的真麵目後,賈衢就有些後悔。
但那時候,他卻騎虎難下……
他長歎一聲,伸手握住了馬韁繩,翻身上馬。
沿著大路,他一路疾馳,很快就抵達風陵渡。
所謂風陵渡,其實並非是一個渡口那麼簡單。事實上,這是一個以渡口演變而來的集鎮,規模並不算小。集鎮裏,原本是酒肆旅店多如牛毛,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然而,自入春以來,王匡和張揚衝突日漸激烈。
有道是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一個小小的河內郡,竟出現了兩位諸侯。
最初,張揚借居野王,河內太守王匡就不太讚同。隻是在袁紹的勸說下,他最終隻能同意張揚留下,但心裏麵,卻非常不滿。而今,袁紹正謀取冀州,無暇再顧及張揚。王匡就生出吞並張揚的想法……不成想,等他決定下手的時候,卻發現張揚已經壯大起來,想要一口吞下,根本不可能……於是,雙方便開始了一輪博弈。
博弈的手段,就是戰爭。
也正是因為這戰爭的出現,使得河內頓時動蕩不安。
於是乎,風陵渡旋即就變得冷清下來,過往的客人越來越少,集鎮便不複早先的繁華。
才不過半載,小鎮的人口就流失大半。
賈衢返回風陵渡,天色已晚。
雨已經停了,小鎮鎮口點燃了一堆篝火。